中國頁巖氣開發整體推進緩慢 專家呼籲強化頂層設計
- 發佈時間:2015-09-07 13:12: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張少雷
由於頂層設計不到位,政策體系不健全,關鍵技術受制於人,輸氣管網建設滯後等因素,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雖然在涪陵頁巖氣田取得“點上突破”,但從整體來看推進仍十分緩慢。業內人士和專家呼籲,對於作為新礦種的頁巖氣,國家應以改革的思維將其作為我國能源管理體制改革的切入點,強化頂層設計,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和地方政府參與勘探開發的積極性,同時加強監管體系建設,加強技術攻關,完善管網體系,從而在面上實現突破。
加強頂層設計新礦種需改革新思維
受訪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頁巖氣勘探開發中,主要有兩方面的利益關係需要國家強化頂層設計加以理順,一是開發企業與資源所在地的利益分配關係;二是央企的主體開發地位和市場化參與的利益協調關係。
企地關係方面,國土資源業內人士表示,頁巖氣作為獨立礦種,目前採用一類礦産資源管理,礦權的配置在國土資源部,地方上不能介入。雖然搞了兩輪頁巖氣礦權招標出讓的創新,但沒有改變由國家統一管理、統一配置的模式。
基層認為,這個模式可能會給地方帶來不少問題。比如説,礦權出讓的時候,往往考慮的是單礦種資源補償費的價值,而沒有考慮資源開發會給地方留下什麼樣的地質環境後果,沒有考慮治理恢復的投入,也沒有考慮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補償,而且對資源的就近最大化利用、管線的佈局也考慮不足,容易造成資源所在地付出了生態環境、老百姓安置的代價,但是地方獲得的“真金白銀”卻很少,以前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都存在這個問題。
專家認為,涪陵頁巖氣田是央企和地方互利共贏共同開發的典範,但在國家頂層設計上沒有相關政策設計對地方利益給予傾斜。專家呼籲,應探索建立頁巖氣開發主體與資源所在地的利益補償機制,讓地方能分享資源開發的紅利。
在頁巖氣開發中的央企和其他市場主體的關係方面,目前存在著“錢進不去、氣出不來”的問題。國土資源部礦産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主任張大偉認為,制約國內頁巖氣開發的一大難題便是礦權市場沒有得到真正放開。雖然已經搞了兩輪招標,但優選優質區塊的問題一直沒能得到解決。中石油和中石化擁有眾多核心優質頁巖氣區塊,但由於精力有限,“兩桶油”只在幾個點上開展了工作。其他企業想進來只能選擇二流、三流的區塊,目前開發狀況都不理想。
張大偉呼籲,國家層面可探索對頁巖氣礦權重新洗牌,對於中石油和中石化已經開採的區塊、已探明的區塊,以及頁巖氣資源稟賦好,油公司希望自己幹的區塊,都留給原來的油公司開採,但需事先簽訂協議,確保在一定時間內在這些區塊裏達到規定的投資金額。其餘區塊要拿出來讓民營、國有、外資企業參與競標。
技術標準嚴重缺乏監管體系亟待建立
一些油氣開發監管部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頁巖氣勘探開發過程中存在一個重要問題是監管相對滯後,沒有建立專門的勘探開發監管體系,大多采用常規天然氣的標準來對頁巖氣進行監管,但頁巖氣勘探開採方式與常規天然氣有很大不同。對此,國家應儘快制定頁巖氣勘探開發的監管措施和監管機制。
以環保為例,頁巖氣是一種清潔能源,但在其勘探開發過程中存在不少環境風險,勢必對大氣、地下水、土壤、植被等帶來污染或破壞。首先對水環境的影響。根據美國能源部統計,頁巖氣單井鑽井用水量高達1.5萬立方米,消耗大量水資源的同時,壓裂液中含有上百種化學成分,回流的壓裂液如不能及時處理或造成泄漏,將對地下水産生污染。其次頁巖氣中含有甲烷,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及其他有害污染物,一旦泄漏,將引發大氣污染,如甲烷的溫室 氣體效應強度至少是二氧化碳的20倍。三是頁巖氣在開採過程中,由於鑽井運輸、管道建設中佔地植被的破壞,將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此外,我國對頁巖氣的認識和實踐基礎相對薄弱,而且頁巖氣地質條件、分佈特點、管網基礎等存在差異,將面臨更多不可知的環境風險。
記者在涪陵頁巖氣田採訪,當地幹部群眾均表達對環境的擔憂,當地群眾表示:不知道開採頁巖氣是否會將地下的有毒有害氣體帶出來?政府的環保監管措施是否到位?開採單位的環保設施和應急措施是否完善……
一些基層環境執法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沒有一整套專門針對頁巖氣勘探開發的環境評價技術規範,怎樣算是清潔開採,是否污染地下水,噪聲、安全距離如何劃定,對生態植被的影響如何……因此環境監管難以落實。他們舉例説,頁巖氣開採是否污染地下水,需要有1:50000的水文地質調查作為評價基礎,但是這些基礎調查在頁巖氣開發前都沒有做過,基礎數據都沒有,也就無法監測地下水的變化。
中國石油大學中國能源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震等專家指出,在頁巖氣開採投資主體多元後,許多非油企業和民營資本進入頁巖氣開採領域,如缺乏自律和監管,再加上污染處理成本高,勢必會成倍放大環境風險。以中石化在重慶的勘探為例,鑽探一口3000米左右的頁巖氣水準井,産生了泥漿、岩屑、污水廢液等污染,其中泥漿、岩屑500噸左右,無害化處理1噸需1100多元,費用達55萬多元;污水廢液1萬立方米,處理費用600多萬元。也就是説,鑽探一口頁巖氣井光環保支出就需數百萬元。
關鍵技術尚需攻關管網建設滯後待完善
雖然涪陵頁巖氣田在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面對千差萬別頁巖氣儲藏的地質條件,我國的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仍顯薄弱,對外依賴的局面沒有改變,需要集中攻關,構建適合我國地質特點的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體系。
當前,我國頁巖氣尚處於起步階段。從目前來看,對於3500米以淺的頁巖氣開採,在技術和裝備上實現了一定突破。但我國頁巖氣儲藏大多集中在3500米以深的地質層,相應的開採技術和裝備還未實現突破。例如,近兩年中石化在重慶南川區勘探開發4000多米的井,中石油在重慶大足勘探開發4000多米的井,由於技術、裝備不到位,未獲得成功。
專家表示,為促進頁巖氣産業化快速發展,我國應制定政策鼓勵自主創新,開展重大科技攻關,同時加強國際合作,通過合資、參股等方式與國外油氣公司合作經營,引進、吸收、創新頁巖氣儲層評價技術、射孔優化技術、水準井技術和壓裂技術等。此外,設立頁巖氣開採的技術準入門檻,在頁巖氣招標過程中,不僅要求中標的企業在註冊資本金和企業規模等方面達到要求,也應對企業擁有的有關技術進行考核,考核企業採用技術的先進性和可靠性。
中石化涪陵頁巖氣分公司副總經理劉堯文表示,輸氣管網建設滯後也制約了頁巖氣産能提升。他介紹,根據目前涪陵頁巖氣田的産能,日産量可達1200萬立方米,但現在只能壓産能,日産量只有不到900萬立方米。劉堯文説,雖然最近從涪陵頁巖氣田接入川氣東送管道的國內首條頁巖氣外輸管道已建成投用,但管道瓶頸制約仍然存在。
業內人士和專家表示,美國頁巖氣成功開發得益於發達的輸氣管網,可供我國借鑒。目前,美國本土48個州管線長度近50萬公里,其中洲際管道35萬多公里,州內管道14萬多公里。同時,美國天然氣管網設施允許第三方準入,實現了天然氣開發和運輸的全面分離,對開發商和管道運輸商進行不同的政策監管,保證頁巖氣生産商對管道擁有無歧視準入條件,大大減少了頁巖氣在開發利用環節的前期投入,降低了市場風險。而我國頁巖氣資源富集區多集中在中西部山區,管網建設難度大、成本高,不利於頁巖氣外輸利用和下游市場開拓。對此,基層呼籲國家應儘早統籌規劃建設頁巖氣輸氣骨幹管網,並實施管網獨立化,對任何一方公平開放,以適應各類市場主體參與頁巖氣開發對管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