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錦:轉型再平衡:中國經濟升級之路
- 發佈時間:2015-06-04 08:0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王斌
今年年初以來,在需求側趨勢性放緩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價格下降、通縮預期增強、企業去庫存和信貸相對收縮等因素相互疊加,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雖然經濟增速尚未滑出合理區間,但部分效益指標降幅較大。隨著國際經濟狀況趨於改善、短期需求衝擊逐步減退、改革和穩增長政策效應開始釋放,預計下半年下行壓力有所緩解,全年有條件實現GDP增長7%左右的預期目標。現階段,政策著力點應放在加大供給側調整力度上,引導過剩産能逐步退出,促進兼併重組和優勝劣汰;同時,更加注重風險管控,著力提高經濟運作品質和效益。
利於增長的積極因素在積累
當前,國際環境略好于去年,出口增長穩中趨升。國際經濟延續分化態勢。由於各國所處週期階段和面對的結構性問題不同,導致宏觀政策進一步分化,但總體上向趨好或趨穩的方向發展。歐央行QE正式啟動,美聯儲年內加息的可能性加大,大宗商品價格有所企穩,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短期有所降低。今年國際經濟形勢有望總體略好于去年。
一是美國經濟穩步增長。3月份失業率維持5.5%,雖然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在連續12個月維持20萬以上後有所降低,但就業狀態基本恢復到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準。一年多來,産能利用率維持在80%左右。美聯儲資産負債表三年來第一次開始收縮,年中後加息的可能性加大。但市場和美聯儲都調低了中遠期利率預期,意味著即使啟動第一次加息,低利率仍將維持較長時間。
二是歐洲經濟短期明顯好轉。歐洲央行3月9日正式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市場已作出積極反應,核心國家和週邊國家的國債收益率都明顯下降,各項短期經濟指標全面好轉。
三是日本經濟維持低迷。由於實質性結構改革難以推動,日本強力的貨幣、財政政策刺激的效果已經逐步減弱。家庭平均支出連續11個月下降,新屋開工連續12個月下降。CPI持續下行,從2014年5月的3.7%跌至今年2月的2.2%。受國際油價、國內食品價格下降的影響,CPI可能進一步走低。
四是新興經濟體內部進一步分化。受新一輪改革措施的提振,印度經濟表現搶眼。去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長7.5%,創下14個季度以來的新高。截至今年3月,PMI顯示製造業連續第17個月擴張。受油價暴跌和烏克蘭危機影響,俄羅斯經濟陷入低迷。其他經濟體受價格下降、資本流出、財政平衡壓力和潛在增速下降等因素影響,經濟運作短期難有明顯起色。
內需趨勢性下行的調整力度減弱。一是房地産投資增速降幅收窄。1-4月份,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同比增長6%,較上年同期回落10.4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下降了4.5個百分點。受轉折性因素主導和高企的庫存決定,房地産投資下行態勢短期不會逆轉。新執行的信貸政策,對地産銷售增長會有一定積極作用,並適當改善投資預期。預計2015年房地産投資增速下降到5%左右,與去年全年下降了9.4個百分點相比,今年全年降幅會有所收窄。
二是製造業投資降中趨穩。鋼鐵、水泥等産能已處於峰值附近,重化工業産能整體過剩,房地産市場調整,汽車生産進入相對低增長期,製造業投資中長期調整仍未結束。製造業投資大幅下調的可能性減小,預計2015年有望增長11%左右。
三是居民消費增長維持緩慢下行態勢。考慮到儲蓄率仍較高、物價下行,以及資訊、旅遊、文化等新消費熱點持續較快增長等積極因素,預計2015年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左右。
綜合判斷,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仍會延續下行態勢。但短期去庫存、通縮預期、信貸緊縮帶來的需求衝擊下半年將有所緩解。若不出現較大意外衝擊,全年有條件實現7%左右的預期目標。
政策重點是加快供給側調整
現階段,政策著力點應放在加大供給側調整力度上,引導過剩産供給側減量和結構調整,達到與需求側相適應的新水準,價格企穩,企業盈利能力恢復,才能實現轉型再平衡。同時,更加注重風險管控,著力提高經濟運作品質和效益,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一是加強預期管理,防止市場收縮自我加強。合理引導預期,是當前政策的重中之重。應向社會公佈今年已經確定的基建項目和重大工程,穩定市場信心。央行可以適當加大逆回購力度,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下行;適時降低準備金率,釋放信貸增長空間;繼續重視結構性工具的使用,防止局部風險爆發、傳導。適當提高中央政府負債率,發行一定規模中長期國債,支援地方債務重組或基礎設施投資。確立短期調控區間,準備好預案和政策儲備。
二是加快過剩産能退出和資産重組進程。以産能調整帶動資産重組,是重建增長動力和實現再平衡的關鍵。産能調整中要做好失業人員的社保接續、轉崗培訓和就業服務工作。要積極探索建立和完善企業退出政策體系。實施兼併重組的財稅、金融支援政策,鼓勵優勢企業開展跨地區、跨所有制的兼併重組。整合各種企業退出支援基金,支援企業減産轉産,規範破産清算政策,健全風險應對預案。創新行業規制方式,依照能耗、環保、品質等技術標準和規範,形成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政策和制度體系。
三是切實放開基礎産業,促進投資潛力釋放。能源、鐵路、電信等基礎産業領域仍有一定投資潛力,是當前穩投資、穩增長的重點。可以尋找一些改革突破口,比如以在上海自貿區建設國際石油交易中心為契機,打通國內外石油市場,放開貿易和投資;放開商業潛力大的鐵路項目,以現代公司制度的投融資和運營方式吸引外部投資者;電信領域引入以民營資本為主的新基礎運營商等。通過放開市場,引入真正競爭者,既釋放投資潛力,又提高整個行業包括國有資本的運營效率。
四是加大基礎設施投資,穩定投資需求。在房地産和製造業投資總體下行的情況下,保持今年基礎設施投資20%以上的增長,是穩定投資和穩定增長的關鍵。建議加大中央政府對農田水利和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加快推進已確定的172項水利建設項目,加快實施8億畝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加大鄉村公路、行政村聚居區道路硬化等支援力度。推動PPP規範發展,啟動公私合作關係立法,減少行政領導變更的影響。(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劉世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