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增長與政策尋求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4-12-15 00:31:3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全國工商聯名譽主席黃孟復認為,經濟新常態應是把GDP和其他幾個因素綜合起來考慮。這些因素包括就業、經濟結構調整特別是一、二、三産的比例、單位GDP能耗、環境、城鄉每人平均收入增長速度等。

  哈繼銘認為,投資過高和債務過重是未來中國經濟面臨的兩大挑戰。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預計,未來經濟增速可能不是很快,但新經濟結構變化有助於債務比例的降低。“一些新興行業開始出現。科技進步速度在加快。現在汽車開始用機器人生産了。我們特別解釋了政府提出加速折舊的辦法,整個流水線正在改變。東西部差距正在縮小。”“新常態”下貨幣政策也在發生變化。“央行在資産端開始做很多的工作”,曹遠征表示。

  金融危機重要的表現是資産負債表衰退。過去討論貨幣政策的時候,經常講M1、M2、M3。曹遠征認為,那是從供應角度討論問題,是假定資産負債表在穩定甚至在擴張情況下,央行的貨幣供應就能控制整個經濟的活動。但是曹遠征表示,如果資産負債表在去杠桿的過程中,是不是這種手段就不太靈呢?

  曹遠征認為,應該從資産端考慮問題。比如今年以來,PSL對於國開行一萬億的再貸款保障建設。這就是在資産結構進行調整,而不僅僅一味追求貨幣供應的鬆緊。

  哈繼銘認為,由於近期增長勢頭疲弱,預期政府將繼續推出放鬆政策。除了定向寬鬆政策PSL/MLF、定向降準和定向降息以支援基建和房地産以外,全面降準或降息也有可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