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復旦石磊:“十三五”是“新常態”關鍵節點

  • 發佈時間:2015-05-13 09:20: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5月8日復旦大學石磊教授做客對外經貿大學就“我國當前經濟困局的真實成因及‘十三五’的重點突破”這一話題與外經貿EMBA班的學員進行交流探討。石教授表示原有常態到新常態,必須有一個過渡期,十三五就是這樣的關鍵節點。談到對當前經濟的看法時,石教授用“前景仍看好,冷暖當自知”這句頗詩意的話表達自己的觀點。他指出當前中國經濟的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股市很熱,基本面很冷;虛擬經濟很熱,實體經濟偏冷;保增長態度很熱,調結構行動稍冷;激活房市的政策較熱,房市運作依然較冷;信貸資金供給較熱,信貸需求偏冷;基礎投資很熱,製造業投資較冷;農村土改態度很熱,基層效果偏冷。

  “這些特徵恰恰反映了中國經濟發展到現階段暴露的深層次問題” 石磊教授説,因為民眾的投資渠道有限,老百姓有錢無處放,大量社會民間資本沉澱。而國有大型銀行的有貸無市與小微企業求貸無門的矛盾更是對社會資金錯配導致資源浪費的真實寫照。面對經濟“新常態”,中央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亟需在“十三五”時期有所突破,政策的初衷是好的,然而要在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上統籌協調、多點開花,並不容易,仍然面臨許多現實困境。

  在談到這些困局因何而起時,石教授指出,一方面,我國的大部分農村地區已經有陷入溫飽型低水準發展陷阱的危險,要在2020年左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重而道遠。隨著我國的低技術人口紅利趨於消失,支撐中國經濟近幾十年高速發展的廉價人力成本優勢正在消退。另一方面,在經濟宏觀基本面上,長期以來,政府投資型、增長型財政面臨重大調整,騰挪空間顯著萎縮,稅改面臨兩難困境。部分企業進入成長的瓶頸期的同時面臨創新動力不足,核心競爭力稀缺的困境。而隨著國家層面對資源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相關的約束機制全面收緊也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過去靠粗放增長釋放的空間。從外部環境來看,全球價值鏈正在重新整合,貿易條件整體趨於惡化,也是一個不小的衝擊。

  説到“十三五”期間增長與深改的基本走向時,石教授提出了以下觀點:首先,矯正財稅體系的功能扭曲,持續加大財政對民生體系的支援。尤其是在基本醫療、基礎教育、基本住房、基本養老保險等關係到百姓切身利益的持久民生難題上一定要加大政府的投入。通過構建全面、完善的社會保障解除老百姓的後顧之憂,從而激活老百姓個人儲蓄用來“保底”的海量“沉睡資金”。拉動內需,釋放市場活力。與此同時,這也是推進收入分配體系實質性改革,釋放分配的增長效應和財富效應的客觀要求。其次,轉變政府職能,多管齊下,凈化消費環境和投資環境,提振公眾的消費信心和投資信心。

  在我國,增長型、投資型財政是特定階段的産物,現已完成使命。且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期我國將面臨財政緊運作的狀態,因此,利用好社會資本這池子水,盤活存量用好增量更顯重要。新形勢下,我國政府職能亟需轉型,在一些領域政府職能某種程度上錯配的角色一定要扭轉過來,政府應該花更多的精力用於改善宏觀環境、和服務民生上,讓政府回歸本位,也是為市場和企業騰出更大的發展空間。此外,以新土改為突破口,改善農業經營方式,實現優質高效、農民增收、釋放新的“人口紅利”,也是推進城鄉一體化,盤活農村市場的有益舉措。

  在提到現階段新的增長動力的分佈時,石磊教授提出了兩個方向:網際網路+與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他説,網際網路系統和資訊工具與生産生活的全面融合嫁接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優化社會成本的潛力方面潛力無窮。而高端裝備製造業的作用則在於輻射帶動材料、機械等多個産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