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專家視點 > 正文

字號:  

社科院副院長蔡昉:十三五期間GDP增長仍可7%

  • 發佈時間:2014-09-01 10:14:3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慧敏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學部委員蔡昉日前在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主辦的“中日經濟增長與勞動力市場研討會”上表示,雖然中國經濟平均潛在增長率逐年下降,但是可以通過改革創造新的紅利,提高潛在增長率。“十二五”後兩年把G D P年度增長率預期目標定在7.5%是合適的,“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增長率依然可達7%。

  蔡昉表示,“從‘十二五’時期開始,由於15歲至59歲勞動年齡人口的絕對數量每年都在減少,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我國潛在增長率大幅度下降。根據我們的研究成果,中國‘十二五’時期 的 平 均 潛 在 增 長 率 將 降 低 到7 .55%,到‘十三五’時期平均潛在增長率將降到6.2%。如果按照現有模式發展,沒有其他的變化,潛在增長率還再繼續下降。”

  蔡昉指出,許多人認為我們經濟增長速度下滑是受需求因素的影響,建議繼續採用刺激出口、投資和消費需求的政策,試圖把實際增長率拉高到潛在增長率之上,這種做法並不可取並且是十分危險的。“日本在1990年失去人口紅利之後,其主流認識是需求不足導致增長乏力,所以多年實施帶有刺激性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造成泡沫經濟、僵屍企業和僵屍銀行,生産率提高速度緩慢,導致其‘失去的二十年’。”

  不過,蔡昉認為,我們可以通過改革創造新的紅利,提高潛在增長率。改革包括提高勞動參與率。按常住人口計算的城鎮化現在已經53%、54%,但是按照戶籍人口計算的城鎮化只有35%、36%,這兩者之間的差其實就是農民工,農民工沒有成為真正的市民,社會保障沒有得到充分的提供。孩子的問題、教育的問題沒有解決,因此勞動力供給是不穩定的,戶籍制度改革可以提高勞動力的供給水準、勞動的參與率。同時適度調整生育政策,提高生育率,也有助於提高中國長期潛在增長率。

  蔡昉説,根據我們的測算表明,如果在2011年至2020年期間,每年把勞動參與率提高一個百分點,可以把潛在增長率提高0.88個百分點,如果每年全要素生産率增長速度提高一個百分點,可以把潛在增長率提高0.99個百分點。而通過生育政策調整把總和生育率提高到接近1 .8的水準,則可以在2030年之後顯示效果,潛在增長率可以提高大約10%至15%。綜合考慮,“十二五”後兩年把G D P年度增長率預期目標定在7 .5%是合適的,而從“十三五”時期開始應有所降低,平均可確定在7%的水準上。(記者 金輝)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