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俄媒:中國將削減7億噸煤炭産能 分流100萬人

  • 發佈時間:2016-01-26 07:4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俄媒稱,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正就煤炭去産能徵求意見,包括暫停審批新建煤礦項目、淘汰落後産能、引導僵屍企業退出等舉措。

  俄羅斯《導報》1月25日援引新華社的報道稱,未來三年,中國將關閉4300家煤礦(總産能約為每年7億噸),分流人員100萬人。中國政府將為此斥資45.7億美元(約合300億元人民幣)。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分析師艾拉特·哈裏科夫説,2014年,全球煤礦開採量為82億噸,中國生産了39億噸。因此,該國將降低18%的産能。中國正在爭取使産業達到環保標準,且不使用煤炭發電。

  俄阿克拉研究和預測集團負責人納塔利婭·波羅霍娃表示,現在,中國80%的電力來源於煤炭,天然氣發電僅佔2%。從2015年1月起,中國禁止進口和銷售含灰量高和含硫的煤炭,並對一些等級的煤炭徵稅。

  報道稱,對華供應煤炭的俄羅斯企業主要有西伯利亞煤炭能源公司、梅切爾和拉斯帕茨卡亞煤炭公司。2014年,西伯利亞煤炭能源公司對亞太國家出口了2630萬噸煤炭,佔其總産量的28%,中國購買了1050萬噸。據拉斯帕茨卡亞公司數據,去年上半年它賣出了372萬噸煤炭,其中42%銷往亞太。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11月,俄對華煤炭出口下滑47%至1360萬噸。

  一位俄羅斯業內人士表示,中國若真的削減7億噸産能,國際煤價或將上漲。哈裏科夫評論道,俄煤礦企業將從中受益,它們將有機會擴大對華出口。俄羅斯煤炭符合環保要求,去年對華供應下降的原因是該國國內産能增長。

  俄BKS公司分析師基裏爾·崔科稱,由於環境污染問題,動力煤在中國的生産和消費將會下降,而工業增長結束將導致鋼鐵産量和焦炭消費出現更大的滑坡。

  報道稱, 一名當地原料公司的中國投資者也認同這一點。他説:“煤炭時代已經終結。”但他認為,在總産能為40億噸的情況下,削減7億噸對行業影響不會太大。(編譯/胡麗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