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美媒:中國高校“追星” 切勿忘必須得尊重學術

  • 發佈時間:2015-12-09 16:07: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鐘海之  責任編輯:王斌

  

  資料圖:10月16日,“乒壇皇后”鄧亞萍現身福建師範大學與500多名全國青運會志願者和大學們做了主題為“服務青運 成就夢想”的主題講座,分享她的人生經歷和感悟。 張斌 攝

  近日,中國政法大學宣佈聘任鄧亞萍為該校兼職教授,引發社會熱議。褒者有之,反對者亦不少。對此,美國《僑報》8日文章表示,這其實很簡單,鄧亞萍是否能夠勝任兼職教授工作,只要交給事實就能定論。事實證明,名人到高校任教不能一概而論,但前提是其真的有助於學校的學術發展,不能靠“名人效應”滿足少數人的需求。

  文章摘編如下:

  據媒體公開報道,對於鄧亞萍獲任法大兼職教授有兩種代表性的觀點:一是質疑中國政法大學聘任其為兼職教授存在程式問題;二是鄧亞萍在體育領域取得過傑出成就有目共睹,同時擁有康橋博士的學位,能夠勝任此職位。

  兩種完全不同的觀點,都有各自的道理,但對與錯也不是任何一方在短時間內就能夠斷定的。從名人到大學兼職任教,鄧亞萍不是第一人。而此次事件所引發的爭議,更多的還在於民眾對一直以來高校瘋狂地聘請官員、明星、名人做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且大多沒有産生積極意義的做法所不滿。

  民眾的擔憂可以理解,但也並非所有名人到大學兼職任教都是失敗的。大陸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水均益也曾受聘于西北師範大學任兼職教授,而正是因為其相對高水準的演講能力和實踐經驗,給這所大學的學生帶來了正面影響。

  事實證明,名人到高校任教不能一概而論,但前提是其真的有助於學校的學術發展,不能靠“名人效應”滿足少數人的需求。鄧亞萍成為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後能否勝任,也不完全取決於其特長是否與該校強項專業相吻合,更重要的還是要看她作為兼職教授能否盡職盡責。水均益能夠勝任教授,那也不妨讓鄧亞萍去試一試,讓事實判斷民眾今日的擔憂是否正確。

  此事更應該值得民眾注意的是,高校在聘任兼職教授時,從程式上、資訊披露上都要充分尊重學術規範,而非過多地摻雜行政化因素。如中國政法大學此次聘請鄧亞萍的決定最終是由人事處審核通過,顯然缺乏作為一家學術機構的客觀判斷。

  究其原因,問題的根源還在於中國大學學術的自治與決策權力,至今沒有搞清是由教授決定,還是行政官員主導。如若在行政權力欺淩學術權力的背景下,不僅不可能培養出人才,反而可能蘊藏各種醜惡。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無疑是辦好教育的必然要求,但其前提是取消高校行政級別並祛除學術權力行政化。(鐘海之)

  相關新聞

  外媒:地鐵哺乳照在華引爭吵 不如看外國明星咋哺乳2015-12-04 09:03

  34歲宋慧喬素顏曝光 中韓同齡明星大對比2015-11-23 09:20

  外媒讚Angelababy:亞洲頂尖明星+中國版卡戴珊2015-10-19 14:55

  韓媒:南韓成近十年亞洲四小龍中耀眼明星 那台灣呢2015-10-19 08:44

  華媒:影迷不必將明星九把刀視為英雄2014-10-24 10:54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