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美媒: 可持續發展政策中國紮根 未來挑戰巨大

  • 發佈時間:2015-07-08 13:07: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美國《赫芬頓郵報》7月6日文章,原題:可持續政策在中國紮根

  近日,在飛速發展的中國城市貴陽,數千人參加了每年一度的生態文明國際論壇。筆者在閉幕式上發表了演講。此次討論只涉及環境問題,規模是在美國不常見的。我不記得有哪一次開環境會議會引起交通擁堵或造成酒店客滿。在美國,此類交通堵塞一般發生在氣候遊行和反污染示威時,與會者發佈學術論文和發表政策演講的會議不會有這種事。

  我相信,我們看到了中國經濟和公共政策在發生轉變,目標是解決過去25年中國大規模發展所造成的健康和環境損害。中國的發展勢頭遠未結束,但當政者認定,是時候在維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更努力地保護自然資源。在中國,人們知道,他們必須注意土地、空氣和水受到的破壞。

  從美歐的經歷來看,降低污染絕對水準的同時確保GDP繼續增長是可能的。這是因為污染防控會增加經濟活動,可促進生産的技術基礎現代化。最明顯的是提高能效。節省能源就意味著省錢。認為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不可兼得的觀念是不對的。

  中國現在大規模的建設活動很難被忽視。放眼望去,建築工地的塔吊到處都是,不斷有更高的新樓冒出。不過,在這種大規模建設和賺錢的熱潮下,很容易讓人懷疑,可持續發展所需的長遠主張不會有生存空間。快速發展的壓力和對暴富的慾望可能壓倒對呼吸的渴望。

  但願不會這樣,筆者覺得可持續力量會佔上風。一個延續幾千年的文明具有某種歷史感,可能比我們相對年輕的國家更有耐心。與美國一樣,年輕人是保護環境運動的主力。雖然政治體制截然不同,但面對要求有所改變的呼籲,兩國政界和商界精英都需做出回應。

  筆者離開中國時,對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廣受認同感到鼓舞,但也知道未來挑戰巨大。我們從貴陽飛往北京時,筆者俯瞰,見到鄉村星羅棋佈的風車。雖然從以煤炭為基礎的經濟向可再生能源為主的經濟轉變不會簡單,也不會速成,但已然開始。人們對筆者説的,可能是他們覺得筆者想要聽的,但筆者感到中國對發展經濟的同時不破壞自然環境的決心越來越大。(作者史蒂文·科恩,陳俊安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