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中國經濟向“中高端”升級 股市“牽引力”有多大

  • 發佈時間:2015-05-19 07:4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閆立良  責任編輯:羅伯特

  “促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準”,是決策層確定的經濟振興發展藍圖,是股市“改革牛”誕生的基礎

  “建議觀察中國人的生活水準,而非GDP數字。”上周,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以對中國經濟洞若觀火的口吻如此表示。他提出的觀察角度,實際是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水準的重要“考核”指標。業界專家認為,要讓這個指標得高分,財政、貨幣乃至股市政策就都要積極起來,承擔起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任。而股市“改革牛”對於經濟邁向中高端水準將起到重要的牽引作用。

  三大領域政策粘合度增強

  “從央行已經出臺的措施看,現在的貨幣政策在操作手段上更加積極。”一位國有商業銀行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稱,貨幣政策的這種變化,對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對資本市場的創新發展都將起到積極作用。央行在後續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上,也將秉承這種積極態度。

  《證券日報》記者觀察到,自2014年11月22日央行降息開始,近半年時間共進行了三次降息、兩次降準,且力度呈遞增態勢,並伴之以利率市場化改革。兩次降準釋放的流動性超過2萬億元,再加上央行對新創設流動性工具的續作,這段時間投放的基礎貨幣已接近3萬億元。同時,今年一季度每個月的新增信貸均超過萬億元。

  “還是應該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政策實施的效果上。”《證券日報》記者在與央行有關人士進行溝通時,該人士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仍會繼續實施,但將根據流動性供需、物價和經濟形勢等條件的變化進行適度調整,綜合運用價量工具保持中性適度的貨幣環境。

  但更多的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儘管後續貨幣政策的總基調仍是“穩健的”,但從當前看,央行在應對實體經濟變化的手段上已經開始向“積極”轉化。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當前,我國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的三大支柱,財政、貨幣、股市三大領域的政策正在積極行動起來,而且粘合度正在明顯增強。這是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水準的重要保障。

  比如,1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與商業銀行貸款的置換就是財政與貨幣政策通力合作的結果。上周,江蘇省財政廳印發《2015年江蘇省政府一般債券招標發行規則的通知》,其中置換一般債券的規模為308億元。標誌著地方債務置換工作即將正式啟動。

  又如,今年3月份,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基礎貨幣投放的資金流入股市也是支援實體經濟;國務院剛剛宣佈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規模再增5000億元;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也會考慮新股發行對流動性的擾動以及股市的承受能力。這些變化加深了貨幣政策、銀行業與股市的互聯互通。

  同時,財政政策的積極以及財稅系統對影響股市運作的傳言及時進行澄清,也增強了財政政策與股市的聯繫。

  反過來,股市的健康運作也將增厚稅收規模,反哺財政;同時,貨幣政策調整釋放的資金將對股市發揮積極作用,股市的向好可以提升直接融資規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貨幣政策的壓力。

  “財政、貨幣、股市三大領域政策聯袂積極,且粘合度增強,無疑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福音。”上述商業銀行人士稱。

  “改革牛”牽引經濟穩健前行

  “促進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準”,是決策層確定的經濟振興發展藍圖。實現這個目標,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其中也包括資本市場改革。這是股市“改革牛”誕生的基礎。

  資本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決定了股市的發展前景。去年7月29日上午,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與會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對13項內容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其中第三項是“發展資本市場”。

  由此可見,“發展資本市場”已經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也正是在這次會議之後,資本市場很快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滬港通也如期面世。這個階段,滬深股市漲勢如虹,“改革牛”應時而出。

  接下來,資本市場的改革不會停步,而且,依法治市的色彩將更加濃重。資本市場重大改革同樣需要法律層面的支援,一部更接近現實情況並且能管長遠的《證券法》,是股市改革的重要依託。

  4月份,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對《證券法》修訂案進行了一審。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表示,此次修改主要是解決五大問題: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健全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推動證券行業的創新發展、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業界預計,證券法修訂有望在今年完成,並可頒布實施。

  市場各方對“改革牛”也是相當看好。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王國剛稱,隨著上市公司數量和股份數量的增加,股市需要適應經濟基本面的增長情況。

  但隨著股指的快速推高,股市的風險也在積聚。5月5日至7日連續三天的大幅下跌,讓投資者充分感受到了市場風險。因此,投資者在看好“改革牛”的同時,也不能無視風險的存在。畢竟,沒有只漲不跌的股市,起起伏伏、螺旋式上升才是健康股市應有的特徵。

  權威專家向《證券日報》記者指出,國家層面的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國是為了“讓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資本市場的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市則是為了構建股市新生態,更好地支援經濟轉型升級。

  正如美國經濟的兩次重要轉型離不開資本市場一樣,在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水準的特殊歷史時期,“改革牛”也應該承擔起牽引經濟穩健前行的重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