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外媒:中國反壟斷調查內外無差別

  • 發佈時間:2014-08-11 10: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布魯斯·艾因霍恩  責任編輯:王斌

  據今日出版的《參考消息》報道,【法新社北京8月9日電】中國9日表示,中國反壟斷法對外國企業和本國企業一視同仁。中國有關部門已對海外知名企業展開了一系列高調調查。

  商務部指出,同一家美國食品供應商的中國分公司一樣,微軟公司和梅賽德斯-賓士公司等外國企業也已接受調查。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反壟斷調查旨在促進公平競爭、保護消費者權益。

  他説,這種調查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據新華社報道,沈丹陽説:“中國反壟斷法實施六年來,接受反壟斷調查的企業既有本國企業,也有外國企業。”

  這一聲明似乎意在消除外企的疑慮。沈丹陽還重點強調了30多年來外企在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所扮演的積極而重要的角色。

  葛蘭素史克等外國藥企也是接受廣泛調查的對象。與此同時,官方媒體有時還在涉及服務和定價的問題上對蘋果和星巴克等其他企業進行負面報道。

  6日,中國表示將對德國奧迪公司和美國克萊斯勒公司的“壟斷行為”進行處罰。而在4日,反壟斷調查人員對梅賽德斯-賓士公司的上海辦事處進行了突擊檢查。

  中國有關部門已經完成對日本12家企業實施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的調查工作,但這些企業的名稱尚未公佈。

  中國的一個政府機構早些時候表示,正在對微軟公司涉嫌壟斷展開調查。此前,微軟公司設在中國各地的4個辦事處遭到了突擊檢查。

  【美國《商業週刊》網站8月8日報道】題:被中國反壟斷部門盯上之後(記者布魯斯·艾因霍恩)

  近來中國官員正忙著反壟斷。不久前,反壟斷調查人員突擊檢查了微軟在中國的四個經營場所,帶走了一些資料。

  其他公司也意識到,干擾調查工作是沒有好處的。

  在一個法制不夠完善透明的國家捲入反壟斷調查尤其令人膽戰心驚。中國有三個部委有權進行反壟斷審查執法。對大多數在華企業來説,更大更可怕的威脅來自其中兩個部委: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發改委一般重點調查與價格有關的違規行為,而工商總局則負責處理潛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做法。

  君合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許蓉蓉説,國家發改委擁有更多資源,“更難對付,更強勢”。國家發改委負責調查一些最受人關注的對象,例如嬰兒配方奶粉生産商等。

  儘管許多外國企業被調查,但監管者也對本土企業下手。例如,2011年國家發改委就對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涉嫌寬頻接入領域的壟斷進行了調查。

  許多企業直到國家發改委或工商總局的調查人員出現在他們辦公室時才知道自己被調查。中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斯科特-于(音)説,這種突然襲擊比較常見,調查人員用這種方式從微軟、賓士那裏獲取了資訊。監管者喜歡搞突襲的原因是,這種方式能防止企業隱藏資料。此外,這種方式操作起來也相對方便。

  被突襲的對象可與律師商量。但在拒絕監管者的任何要求之前必須三思。許蓉蓉説:“你不會想背上妨礙調查的罪名,所以你必須合作。總的來説,你的態度一定要好。”

  這並不意味著企業毫無防禦能力。在突襲之後,監管者會花時間檢查他們收集的資料,有時會要求企業提供更多資料。這時,監管者會明確説明他們在調查什麼問題。他們還可能給企業一個解釋的機會。

  在那之後的事情並不總是那麼明朗。調查時間沒有限制,因此可能持續數月以上。許蓉蓉説:“我們不了解他們(監管部門)的內部決策體制。”如果監管者發現企業違反反壟斷法,處罰可能會相當嚴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