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壟斷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4-08-01 08:23:0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反壟斷法》今日迎來6週年,反壟斷的調查正鑼鼓喧天。
7月28日,國家工商總局對微軟公司在中國內地的四個經營場所同時進行反壟斷突擊檢查。由國家發改委主導的高通反壟斷案和汽車行業反壟斷案也在逼近匕現。在更早的6月17日,商務部否決了馬士基、地中海航運、達飛3家航運企業設立網絡中心的決定。這樣此起彼伏的反壟斷調查態勢,四年不鳴不飛,于去年陡然提速,在今年大致完成“新常態”的構建。
發改委變臉
中國反壟斷的三駕馬車,國家發改委一馬當先。
國家發改委在2013年元旦假期結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對三星等6家國際大型液晶面板企業的價格壟斷行為開出3.53億元罰單。國家發改委強勢入場反壟斷。緊接著,茅臺五糧液價格壟斷案、洋奶粉價格壟斷案、上海黃鉑金飾品價格壟斷案等接踵而至,總共開出11.29億元的罰單。
在中投顧問産業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看來,三中全會提出“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國家發改委的核心職能也由之前的直接決定市場經濟行為,轉變為監管市場經濟行為、宏觀規劃。“可以看出,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經從事前監管轉變為事中事後監管,開始從審批者向監管者轉變,從微觀干預向宏觀調控轉變,這也是國家發改委強化反壟斷職能的原因。”
緊隨國家發改委的步伐,商務部和國家工商總局也開始在反壟斷領域發力。2013年7月29日,工商總局開通了“反壟斷案件公佈平臺”,並公佈了12起已查結的壟斷案件。近期,工商總局又以突擊檢查的方式將反壟斷的利劍指向了在全球PC市場佔有率超98%的微軟。而此時,商務部和國家發改委也正對國內汽車市場潛在的壟斷行為進行調查。
在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遊雲庭看來,近年來,我國擁有反壟斷職權的三家執法部門在反壟斷領域越來越活躍,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國內外的經營者謀劃壟斷協議、濫用支配地位等行為越來越多。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與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在去年就曾表示,目前國內很多的違法壟斷行為都處於顯性狀態,因此相關的證據很好找。
三支箭
在思科、IBM、高通、微軟等知名外企迭遭中國反壟斷調查之後,對於中國反壟斷選擇性執法的質疑四起。不過,記者經過梳理過去兩年的反壟斷案件,外資、國資和民資都是反壟斷的箭靶。
事實上,在《反壟斷法》修訂和實施之初,輿論曾擔心反壟斷會將國企“置身事外”,不過隨著電信聯通反壟斷案、茅臺五糧液價格壟斷案、上海黃鉑金飾品價格壟斷案中,不少大型壟斷國企被處罰,“刑不上國企”的顧慮被打消。在國家工商總局“反壟斷案件公佈平臺”上,就涉及建築材料、二手車交易等民營企業的壟斷行為,如河南省安陽市舊機動車經營者從事壟斷協議案,對河南的11家二手車經營的民企罰款170多萬元。
但在遊雲庭看來,政府在處罰力度上有“內外差異”之嫌。“洋奶粉案罰6.7億元,液晶面板案6家企業被罰3.53億元,而同樣有價格壟斷行為的老鳳祥銀樓等5家金店只被處罰了1009.37萬元。”
對此,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諮詢組副組長、對外經貿大學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黃勇表示,《反壟斷法》實施六年來,調查和處罰的企業包括國企、民企和外企,處罰力度是根據違法行為的性質、情節、時間來決定的,處罰金額一般是上一年度銷售額的1%-10%,不同領域的案件沒有可比性。
商務部反壟斷局局長尚明此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也曾表示,反壟斷法及其配套法規對所有企業都適用統一的規則,梳理現在的經營者集中案件,可能與外資企業有關的案件比例比較高,這是因為外資企業規模本來就比較大或者經營者集中申報本來比較多這種情況造成的,並不能反映出對哪個企業優待或者不優待。
高通式難題
在過去兩年的反壟斷執法中,國家發改委順風順水,但高通或許是個激流險灘。
儘管此前有消息稱,在歷時8個月調查之後,國家發改委已經確定了高通壟斷事實,正在向中國公司調查高通的銷售數據,但高通最不缺的就是應對反壟斷調查。業界流傳一句話:“在美國高通,律師比工程師還多。”為了在全球收取穩定的專利費,美國高通儲備著一支龐大的律師軍團。在國家發改委對其展開調查之後,高通還曾高調表示“沒有意識到觸犯了中國的任何法律”。
分析人士指出,對於高通等強勢壟斷公司,必須是有過硬的法律證據。中國的反壟斷部門應該避免留下政治化執法的話柄,這將會使他國將《反壟斷法》視為中國用於歧視外國企業的産業政策。
曾參與《反壟斷法》制定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吳漢洪表示,執法力量的分散是影響我國反壟斷的原因之一。“反壟斷領域現在是三龍治水格局,三部門各有自己的執法機構和人員安排,缺乏統一的佈局,從總量來看,我國與歐美等反壟斷執法資源有著很大的差距,且現在國內三個部門的人員分佈很不平衡,未來,必須要統一執法力量,有個中央級別的專門機構來統籌管理我國的反壟斷問題,才能有效地打擊壟斷行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