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30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財經中國觀 > 正文

字號:  

積極財政政策推動經濟提質增效

  • 發佈時間:2016-02-15 08:34:1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曾金華  責任編輯:王斌

  

  編者按 2015年,財政部門創新調控方式,更多依靠市場力量,更多運用改革辦法,推動經濟平穩運作和提質增效。注重穩定市場預期,加強預調微調和定向調控。注重激發內生動力,實施進一步支援小微企業發展的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等稅費減免政策。注重提高資金效益,多措並舉盤活財政存量資金,調整用於保民生、補短板。本報今日起,推出“2015年財政政策回眸”系列3篇報道,敬請關注

  充分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的作用,是2015年宏觀調控的焦點之一。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持續增加民生投入、減稅降費支援創業創新、積極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推廣運用PPP模式……這一年,國家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加強預調微調和定向調控,一系列積極財政政策措施同時發力,推動了經濟平穩運作和提質增效。

  加大支出力度 推動結構優化

  2015年是穩增長、調結構的緊要之年,我國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並加力增效。

  去年3月召開的全國人大會議決定,適當擴大財政赤字規模和動用以前年度結轉資金,加大支出力度。全國安排財政赤字16200億元,比上年增加2700億元,赤字率從上年的2.1%提高到2.3%。同時,結合財政收入形勢和消化應對“三期疊加”的影響,動用以前年度結轉資金1124億元。“加大支出力度,促進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這是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體現。”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説。

  2015年全國財政收支數據顯示,在財政收入形勢較為嚴峻的情況下,財政支出得到了有力保障,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5768億元,比上年增長15.8%。其中,教育支出26205億元,增長8.4%;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3067億元,增長9.3%;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1916億元,增長17.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9001億元,增長16.9%;城鄉社區支出15912億元,增長11.5%;農林水支出17242億元,增長16.9%。

  “2015年,各級財政部門著力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大力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積極盤活存量,優化支出結構,強化支出績效管理,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及早落實並取得實效。”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在持續增加民生投入的同時,國家還著力推動完善相關領域的支出政策和機制設計,突出公共性,增強可及性和可持續性。

  “2015年財政支出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側重結構優化調整,尤其是投向基礎設施、高新産業等領域。”白景明説。比如,支援開展地下水超採區綜合治理等8項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點和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試點,加大對淘汰落後産能的支援力度,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健康發展。

  注重減稅降費 激發市場活力

  “減稅”“為企業減負”,是2015年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高頻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多次強調,要用政府稅收減法,換取“雙創”新動能加法。

  這一年,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持續推進,尤其是一系列支援小微企業和“雙創”的稅收措施相繼出臺,力度不斷加大。如,國務院兩次擴大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範圍,受惠小微企業範圍不斷擴大。

  2015年10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放寬享受加計扣除政策的研發活動和費用範圍,並允許企業追溯過去3年應扣未扣的研發費用予以加計扣除。

  保障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殘疾人、隨軍家屬、軍轉幹部、退役士兵等重點群體就業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2015年,各項支援重點群體就業創業的特惠式稅收優惠政策也加大力度,共減免稅收180多億元。

  據統計,2015年稅務部門全面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全年支援“雙創”減免稅3000億元以上。

  此外,降費措施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2015年,對小微企業免征4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取消或暫停徵收57項中央級行政事業性收費,取消船舶港務費等7項水運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費率。

  “2015年推行減稅政策的特點是針對性強、定向發力,有效促進了穩增長、調結構。比如,小微企業優惠政策對促進就業作用十分明顯,降低部分消費品關稅則擴大了國內消費。普遍性降費則與減少行政審批改革一起為市場創造良好的競爭環境,保障了市場主體經營活力。”白景明説。

  盤活存量資金 引導社會資本

  2015年國務院多次部署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加強統籌使用,喚醒“沉睡”的財政資金,調整用於保民生、補短板。

  2015年6月,國務院印發《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方案》,力促財政資金“化零為整”,提出了包括推進項目資金統籌使用、推進重點科目資金統籌使用、推進部門資金統籌使用等重要措施。

  盤活存量資金“動真格”,效果顯現。2015年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各級財政將已收回沉澱和違規資金2500多億元,加快統籌用於急需領域;國務院將239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存量資金調整用於在建重大項目。

  “無論是適當提高赤字率,還是盤活存量資金,都促進了擴張支出,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同時,增加了公共産品的有效供給。”白景明認為。

  2015年,國家還在公共服務領域大力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積極探索符合我國實際的PPP發展道路。5月,國務院轉發財政部等3部門《關於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指導意見的通知》,明確在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農業、林業、科技等公共服務領域,廣泛採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中央財政大力推進PPP示範項目建設,評審確定了兩批233個、總投資8146億元的PPP示範項目。各地共公佈推介PPP項目6650個,總投資8.7萬億元,涵蓋道路交通、環境保護、城市公用事業等多個領域,在穩增長、惠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PPP成效初顯,較好地體現了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改革加速器、增長推進器、民生穩定器’的作用。”財政部金融司司長孫曉霞説。

  在強化財政資金政策杠桿和導向作用方面,還積極發揮各類投資引導基金作用,進一步完善已設基金的管理運作機制,還決定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新興産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引導民間資本投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

  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16年及今後一個時期,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並加大力度。“為配合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發展動力順利轉換,2016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必須堅持擴張支出與防控財政風險兼顧,更加強調精準發力,把財政資金用於關鍵和薄弱環節,使人民有更多獲得感。”白景明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