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財經中國觀 > 正文

字號:  

穩增長政策不停歇 貨幣偏寬鬆趨勢未變

  • 發佈時間:2015-06-23 16:0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上周上證綜指下跌13.32%,創下2008年6月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市場走勢牽動人心。此間觀察家認為,穩增長、促改革的政策紅利仍將持續釋放,資本市場走牛的邏輯也未發生改變,市場本身的調整更有利於夯實慢牛走勢,市場無須過度恐慌。

  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儘管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但在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政策引導下,未來財政政策將更為積極、鬆緊適度的貨幣政策也會持續發力,且穩增長後續政策儲備工具充足,經濟增速有望在三季度末觸底回升。

  就貨幣政策而言,當前偏寬鬆的趨勢未變。央行[微網志]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近日下調全年GDP和CPI漲幅預期值,顯示儘管當前經濟出現向好趨勢,但穩增長仍需政策呵護。同時,美聯儲逐步推動貨幣政策常態化,未來資本流動波動可能加大,國內利率和匯率政策推出的時點和力度需仔細考量這一因素。在偏寬鬆不變的大背景下,一方面,從常規工具觀察,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仍有運用空間;另一方面,政策可能由前期的著重總量調整轉為更注重結構優化,定向政策等結構性政策仍將保持一定力度。

  從財政政策角度看,近日國務院強調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避免資金使用“碎片化”,盤活各領域“沉睡”的財政資金,增加資金有效供給。這顯示在政策推動下,未來財政政策將更積極,財政資金投放將對市場流動性産生積極作用。

  整體上,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節奏可能發生變化,但二者並非簡單的此消彼長,財政政策的推行需要貨幣政策的密切配合。在推行積極財政政策的過程中,只有貨幣政策配合,才能一方面為財政擴張提供資金輔助,另一方面化解債務風險,維護金融穩定,保證充足的資金供給和推動利率下行更是缺一不可。

  此外,今年以來,政府推出一系列基建項目“穩增長”。在基建投資加大力度的前提下,將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推動各項制度改革落地。經濟結構調整指向淘汰落後産能、加快新興産業和新型農業發展,將為相關産業發展打開空間。深化國企改革等政策將調整利益分配格局,鬆綁長期經濟增長面臨的制度約束,有望釋放長期經濟增長動能。

  從資本市場角度來看,市場走牛的邏輯未發生改變。此前,證監會主席肖鋼明確表示贊同A股上漲是“改革牛”的觀點,A股上漲是各項利好政策疊加的結果,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具體來看,一方面,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舉措穩定了市場預期,是股市上漲最強大動力;另一方面,杠桿因素的確發揮了重要作用。證券公司銀證轉賬資金、滬港通凈流入資金以及保險信託新增資金均有較多增加,特別是融資業務為股市上漲提供了資金支援。

  目前,深化改革的步伐仍在加快:中央深改組會議近日通過國企改革的兩份先導性文件,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落地在即;自貿區、京津冀、“一帶一路”等領域的改革在上半年取得實質性進展,未來將進一步推進。“改革牛”依然底氣十足。

  從杠桿因素來看,有觀點認為,近期監管部門嚴查配資和兩融是引發市場調整的重要原因。對此應看到,嚴查配資業務有利於維護市場三公原則,保證市場健康發展。從證監會規範兩融業務來看,近期發佈的《證券公司融資融券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鬆緊並舉,旨在建立逆週期的市場調節機制。這為融資業務留下萬億元的增長空間,並將引導週邊杠桿資金回歸兩融,允許兩融展期將支援長牛發展。這些因素的疊加會使杠桿牛市走得更穩、更長。

  從資本市場改革來看,從證券法修訂、IPO註冊制到深港通,各項計劃中的改革都在穩步推進,將為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奠定基礎。據海通證券測算,目前A股市值/GDP為99%,而二戰後美國、日本、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等牛市指數漲幅核心區域為10-20倍,牛市高點股票市值/GDP的核心區間為150%-200%。與之相比,A股仍有空間。從上述邏輯來看,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市場適度回調並未改變“改革牛”的邏輯,更有利於股市走出慢牛、長牛行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