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 發佈時間:2014-12-14 07:16:14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一項總體要求,對於準確把握髮展大勢、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中央審時度勢做出的重大戰略判斷。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呈現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這是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必然反映,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基本前提。新常態帶來經濟運作新特徵、新規律、新要求,只有主動適應,科學把握,積極作為,才能搶佔先機,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反之,如果被動應對甚至逆勢而動,就可能錯失良機,付出代價。

  主動適應新常態,就要認清大勢,順勢而為。新常態下,“三期”疊加,經濟發展速度必然會下降,但不會無限下滑;結構調整有陣痛,卻是不得不過的關口;前期政策消化是必需的,但可以通過有效引導減緩各類風險的影響。目前,我國經濟增速從高速轉向中高速,增長結構由中低端轉向中高端,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增長點。我們要歷史、辯證地看待這些階段性特徵和趨勢性變化,發展速度有升有降是正常的,只要波動在合理範圍內,就應保持平常心,不必大驚小怪,做到觀念上適應、認識上到位、方法上對路、工作上得力。

  主動適應新常態,就要堅持發展,因勢利導。新常態,新階段,發展仍是第一要務。新常態沒有改變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改變的是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改變的是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雖然增長速度放慢了,但發展機會依然很多,我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空間大,為明年和今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我們要用好新機遇,培育新增長點,在新常態下一心一意謀發展。

  主動適應新常態,就要主動作為,乘勢而上。新常態是發展水準的飛躍提升,中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新常態下的發展必須是有品質、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是以就業充分、效率提高、結構優化為支撐的發展。發展階段的轉變意味著經濟領域“破”與“立”的轉換,能不能適應新常態,關鍵看深化改革和結構調整的力度。要依靠促改革調結構,不斷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增強加快轉方式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狠抓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在速度下臺階的同時,力爭品質上臺階,推動經濟發展向中高端水準邁進。

  明年經濟工作任務繁重艱巨,我們要把思想行動統一到中央的認識和判斷上來,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挖掘新動力,努力創造新亮點,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