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政治經濟學“六論”
- 發佈時間:2016-01-08 11:28:31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李春暉
(來源:《人民論壇》雜誌)習近平立足我國國情和發展實踐,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形成了許多重要經濟思想和理論成果。大道至簡,習式政治經濟學可以歸納為以下“六論”:
1、“新常態”論
在面臨中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的背景下,怎樣看待經濟增長?要不要像以往那樣“踩大油門”擴大內需?2013年10月7日,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發表演講時明確表示:“中國不再簡單以GDP增長率論英雄,而是強調以提高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為立足點。”2013年底,他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進一步談了對經濟增長率的看法:“我們要的是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速度,是民生改善、就業比較充分的速度,是勞動生産率同步提高、經濟活力增強、經濟結構調整有成效的速度,是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後遺症的速度。”
而後,習近平于2014年5月考察河南時首次提出新常態的判斷,要求“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
同年12月,習近平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系統地闡述了中國經濟新常態四大特點: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品質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他明確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這就是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政治經濟學辯證法。他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還特別告誡全黨:把經濟新常態僅僅理解為數量增減、簡單重復,是形而上學的發展觀。如果看不到甚至不願承認新變化、新情況、新問題,仍然想著過去那種粗放型高速發展,習慣於鋪攤子、上項目,就跟不上形勢了。用老辦法,即使暫時把速度抬上去了,也不會持久,相反,會使發展的矛盾和問題進一步積累、激化,最後總爆發。這是一針見血、一語中的的深刻警示。
根據歷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中國逐漸形成了“2.0版本”的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體系: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城鎮登記失業率;進出口增長率,國際收支;財政赤字率;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能耗強度下降;主要(四項)污染物排放減少;減少絕對貧困人口。這是一個相互促進又相互協調的多目標體系,並與國家五年規劃的核心目標相匹配,從而成為引領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指揮棒”,再次演奏了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新樂章。
2、“兩手合力”論
習近平經濟思想最重要的創新之一,是“兩手合力”論,即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針對圍繞政府與市場關係的激烈辯論,習近平不僅從中國的具體實踐,而且還從唯物辯證法的視角,提出了“兩手合力”論。2014年5月26日,習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在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問題上,要講辯證法、兩點論,“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事實上,中國在發展市場經濟方面,還只有比較短的歷史,不是一個長期演進、高度成熟、法治完備、充分競爭的現代市場經濟國家,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對此,習近平有著深刻認識。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上,他指出,“市場秩序不規範,以不正當手段謀取經濟利益的現象廣泛存在;生産要素市場發展滯後,要素閒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滿足並存;市場規則不統一,部門保護主義和地方保護主義大量存在;市場競爭不充分,阻礙優勝劣汰和結構調整,等等”。我們既不能因為存在這些缺陷而放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也不能對此自由放任,這就需要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中國作為東方巨人,的確需要“兩隻手”,即“看得見的政府手”和“看不見的市場之手”。“兩隻手”總是優於“一隻手”。政府和市場“兩隻手”要協調配合,政府“看得見的手”與市場“看不見的手”之間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要統籌把握、優勢互補、有機結合、協同發力,要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各發所長。“兩隻手都要硬”,硬而不僵,更加尊重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兩隻手都要活”,活而不亂,充分發揮“兩隻手”各自的優勢。
3、“基本經濟制度”論
關於國有企業,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是否要加強國有企業?如何更好體現和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又如何進一步探索基本經濟制度的有效實現形式?對此習近平給出了明確的回答。
2014年3月,他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講話指出,“國企不僅不能削弱,而且要加強”,並且是“在深化改革中通過自我完善”實現加強;2014年8月,他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中又指出,“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管理企業,在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佔據支配地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在我們黨執政和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須搞好”。2015年7月,他在吉林調研時將國有企業定位為,“是推進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堅持國有企業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動搖,堅持把國有企業搞好、把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做優不動搖”;並提出了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三個有利於”判斷標準,即“有利於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於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事實表明,中國國有企業不僅沒有像2000年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所預期的“如果中國能夠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外部競爭能夠加速中國國有企業的消亡”,而且在國際競爭的大舞臺上方顯英雄本色,越做越強。在美國《財富》雜誌世界500強企業的名單中,中國國有企業已經從2000年的佔據9家,上升到2014年的84家,顯示了中國國有企業的集體崛起、加速崛起、大規模崛起。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實踐表明:作為“經濟巨人”,用“兩條腿走路”總是優於“一條腿走路”,能走得更穩、走得更快、走得更長遠。堅持“兩條腿走路”,既要大力發展公有制經濟,做優做強做大國有企業,還要積極支援非公有制經濟,做精做細做活民營企業,使“兩條腿”同等強壯、使兩類企業都能健康成長,這就既不同於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只有公有制經濟的“一條腿”,也不同於西方自由市場經濟下主要基於私有經濟的“一條腿”。
4、“共同富裕”論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核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曾經是世界上絕對貧困人口最多的國家,如何才能富裕起來?通過什麼路徑才能富裕起來?富裕起來之後要不要共同富裕?對此,中國共産黨人也作出了不斷探索。改革之初,鄧小平明確提出了“先富論”,從而為擺脫貧困,實現溫飽,進而實現小康找到了一條務實之路。進入21世紀,黨中央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準的小康社會”,開啟了共同富裕之路,也為後來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數創造了條件。
如何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目標?其薄弱環節在哪?2012年底,習近平在河北調研時指出,“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3年至2015年,他在海南、雲南、陜西等地調研時多次論及“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這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定下了重在“全面”的基調。
習近平共同富裕思想,特別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的重要性。就是要在“四化同步”過程中補農業現代化的短板,以工業化、資訊化補農促農,讓農業強起來;要在城鄉一體化進程中補農村社會發展的短板,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明顯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提高鄉村規劃和管理水準,讓農村美起來;要在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進步中補農民收入增長的短板,確保農民每人平均收入增長速度繼續高於經濟增長速度和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速度,提高農村醫療和社會保障水準,讓農民富起來;要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補1億農民工身份轉換的短板,鼓勵各地方創新人口管理和戶籍改革,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基本保障住房等常住人口全覆蓋,讓農民工落戶城鎮。
在“補短板”的過程中,還要特別重視對農村人口中的各類貧困人口,對殘疾人口中的貧困人口,對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和聚居區、邊疆地區、生態脆弱地區的貧困人口進行精準扶貧,採取有針對性的做法,因地制宜、因貧施策,補“短板之短板”,為經濟極弱勢群體也帶去小康生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共同富裕。
2015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的講話中向全世界宣佈,未來5年將使中國現有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由於中國貧困線標準已經高於世界銀行剛剛宣佈的國際貧困線標準,那麼中國如果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就意味著提前十年實現世界減貧目標(指貧困發生率小于10%)。在所有的發展中國家,特別是發展中人口大國裏,也只有社會主義中國,才敢於作出這一莊嚴的政治承諾。
5、“人民主體”論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宗旨,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
習近平提出,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這個大寫的“人”不是抽象意義的“人”,而是十三億多“人民”,是無數個人匯集而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共同體”、“利益共體”、“命運共同體”。
2013年9月,習近平在“教育第一”全球倡議行動一週年紀念活動上發表視頻賀詞時指出,中國要“努力發展全民教育、終身教育,建設學習型社會,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努力讓13億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獲得發展自身、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的能力”。2014年12月,他在江蘇調研時又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這些論述,充分體現了習近平對國家發展與人民發展內在聯繫的深刻認識,也反映出國家對人民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是著眼于擴大人的“總能力集”,即從延長人的自然生命和提高人的發展能力兩個維度,實現社會人力資本總量的不斷積累,進而獲得社會進步、全民進步。
中央關於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作為發展的首要原則,體現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指導思想,因此在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基本公共服務有關篇章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要實現“就業、教育、文化、社保、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穩步提高”,更好地發揮人民發展規劃的應有作用。
6、“五大發展”論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理念創新,集中體現為“五大發展”。
中央關於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首次提出“五大發展”新理念: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用發展,這是具體指導制定“十三五”規劃的思想靈魂和謀篇佈局的主線,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行動綱領。《建議》提出的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用發展五大理念,每一方面都熔鑄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有關內容。
“五大發展”理念源於世界最大規模的改革開放發展實踐,既總結了以往中國五年規劃之創新和精髓、集前人之大成,又與時俱進。它倡導創新發展,將創新視為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動力,認為增長品質比經濟體量更重要,這就超越了以往“三駕馬車”的經濟增長動力理論;它倡導綠色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綠色革命”,這就超越了以往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它倡導開放發展,開創共贏主義新型大國外交時代,這就超越了以往中國與世界互動的角色和定位;它倡導協調發展、共用發展,這就超越了以往包容性增長的理念。
“五大發展”理念是中國原創性的發展新理念,是中國五年規劃設計中的重大突破,指明瞭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路徑,更具指導性、針對性、可操作性;同時又是一個宏大的發展框架,有著嚴密的發展邏輯、務實的發展思路,各方面發展之間相互關聯、相互促進、相互支撐。“五大發展”理念是中國版的發展經濟學最新理論成果,不僅解決中國的發展道路問題,也為21世紀全球南方國家尋找發展道路提供了具有重要借鑒意義的知識和理念,必將對世界産生巨大的影響。
(作者: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導胡鞍鋼;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博士後楊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