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5日電 題:發揮金控集團協同效應助力民營企業——專訪光大集團董事長李曉鵬
新華社記者吳雨
時下,民營企業融資難題引發社會普遍關注。作為一家國有大型金融控股集團,光大集團如何引導旗下各類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發揮好協同效應,創新舉措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對此,新華社記者採訪了光大集團董事長李曉鵬。
股份行專注特色為民企救急又解難
民營企業融資難是全球範圍內的共性問題。李曉鵬認為,本輪民營企業融資困境有一個明顯特徵——“急”。市場上出現個別企業債券到期無法兌付、大股東股權質押接近平倉線等消息後,部分銀行對民營企業抽貸斷貸惜貸,急需金融支援渡過難關。
為支援民企,光大集團旗下的光大銀行投入了大量真金白銀,解決資金供給問題。截至9月末,光大銀行民營企業貸款餘額達3863億元,比年初增長495億元,佔全部貸款增量的39%,並且增速高於該行平均貸款增速。
“不過,支援民營企業發展不只要救一時之急,更要立足民營經濟的特殊性,從長效機制上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題。”李曉鵬表示,金融機構在加大資源傾斜力度的同時,要正視民營企業融資痛點,以專業化、市場化方式探索解決結構性難題。
李曉鵬認為,作為中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在與國有大行競爭大客戶時並不佔優勢,但在服務中小企業方面,股份制銀行有著天然優勢,應發揮主體作用,將服務民營企業視為安身立命的根本。時下,金融行業競爭日趨激烈,股份制銀行只有在服務民營企業時形成自身業務特色,才能在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
面對“喊渴”的民營企業,不論是監管部門還是金融機構,都反對“大水漫灌”式的支援,在探索如何做到“精準滴灌”。對此,李曉鵬表示,金融機構要真正地貼近客戶、了解客戶、優選客戶。“俗話説,水落石出。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時,金融機構反而更容易選擇到好項目,關鍵在於有沒有識別和防控風險的能力。”
四個“一視同仁”破解“惜貸”問題
面對當下部分基層機構“惜貸”問題,李曉鵬認為,只要民營企業“股權清晰、治理健全、産業健康、信譽優良”,就應該得到和國有企業一樣的金融服務。
李曉鵬介紹,基於此,光大集團對旗下金融機構提出四個“一視同仁”的要求:信貸政策上一視同仁,不提高準入門檻;服務效率上一視同仁,不優柔寡斷;激勵約束上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産品創新上一視同仁,不左顧右盼。
“針對民營企業融資困境,金融機構應該主動到府服務,主動解決困難,主動回應熱點。”李曉鵬表示,光大集團近期推出多項支援民營企業發展的具體支援措施,從降低融資成本、設立民營企業發展支援基金、化解民營企業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等9個方面探索紓解當下民營企業融資困境。
目前,信貸仍是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的主渠道。李曉鵬表示,光大銀行在未來三年將加大配置專項信貸額度,對暫時遇到經營困難、但有發展前景的企業不盲目抽貸、斷貸;明確100戶重點支援的民營企業客戶,爭取落地100個普惠金融供應鏈項目;年底前將信貸工廠從現有的12家擴展為25家,優化民營企業信貸流程,完善考核管理制度等。
與此同時,光大集團還支援旗下保險、資管公司等,利用多種類民營企業發展基金和債轉股基金,通過資本注入、並購重組等方式,撬動更多資金支援民營企業發展,優化民營企業資産負債結構。
此外,李曉鵬介紹,光大集團將發揮證券、保險的專業優勢,化解股票質押風險。目前,光大證券已出資25億元成立專項資産管理計劃,用於有發展前景的民營上市公司紓解股權質押困難。光大保險推出數個債券投資計劃,募集規模近百億元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多長期資金。
引導旗下各板塊發揮好協同效應
“金控集團是金融的百貨公司,在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過程中可以滿足各個方面的需求,通過各種金融手段支援實體經濟和民營經濟發展。”李曉鵬認為,光大集團作為金控集團,優勢就在於能夠協調好各種金融資源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在李曉鵬看來,要發揮這一優勢,首先需要政策執行者——光大集團把各項政策“吃透”,掌握政策的實質,再根據各業務板塊制定出細化、量化措施,引導各項舉措切實落地。
另外,光大集團還有旅遊、環保、健康、新科技等實業板塊。李曉鵬表示,光大集團高度重視實業企業在支援民營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集團旗下中青旅、光大國際、嘉事堂等實業企業將積極支援同業和産業鏈上下游民營企業化解金融風險,防止資金鏈斷裂。旗下光大國際作為一家環保企業,將共用先進技術裝備,通過多元化合作,推動民營企業擴大發展。
“金控集團的發展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使命,光大集團將充分發揮協同效應,整合旗下各個板塊共同發力助力民營企業發展。”李曉鵬説。
(責任編輯:李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