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門印發《行動計劃》,鼓勵企業聯合創新、跨界互補、注入動力——
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國資委日前印發《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鼓勵大中小企業創新組織模式、重構創新模式、變革生産模式、優化商業模式,進一步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這是第一次提出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不僅是配套協作的供應鏈關係,還存在創新鏈、數據鏈、價值鏈等多方位、多角度關係的文件,是適應當前技術創新和産業變革對企業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提出新要求的文件。”工信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江平表示,印發《行動計劃》目的是通過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産業生態,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激發産業創新活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
當前,我國企業的創新模式正從單打獨鬥走向眾創、共創、廣域協同,資源整合從産業鏈整合走向跨行業、跨界融合互補,大中小企業不再是獨立割裂的個體,而是以創新創業為紐帶緊密地連結在一起。大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資源、共用能力,以數據和資源賦能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在新的産業形態下實現快速迭代,創新成果通過創新鏈、供應鏈、數據鏈回流大企業,為大企業注入活力。
王江平表示,要通過夯實融通載體、完善融通環境,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提高中小企業專業化水準,形成大企業帶動中小企業發展,中小企業為大企業注入活力的融通發展新格局,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支撐製造業創新,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行動計劃》提出,用3年時間,總結推廣一批融通發展模式,引領製造業融通發展邁上新臺階;支援不少於50個實體園區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特色載體;培育6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和一批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業內專家認為,結合當前在高端裝備製造業、網際網路企業以及一些産業園區中萌生的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之間創新協同、産能共用、供應鏈互通、品牌互動的融通發展趨勢,《行動計劃》重點挖掘和推廣圍繞供應鏈協同的縱向融通發展,將為企業和地方開展工作提供指導和借鑒。
“企業作為融通發展的主體,提高大企業引領和帶動融通發展能力、中小企業參與融通發展的能力是實現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根本。”王江平説,《行動計劃》從推動大企業共用生産能力、共用創新能力、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人才支援3個方面發揮大企業在融通發展中的引領支撐作用。在提高中小企業融通發展能力方面著重加強中小企業的專業化能力,通過培育一批細分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引導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通過開展“網際網路+小微企業”行動,支援中小企業業務系統向雲端遷移,依託雲平臺構建多層次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提高中小企業資訊化應用水準。
為提高平臺載體作為大中小企業資訊、資源、能力、品牌對接渠道的融通支撐能力,工信部會同財政部、科技部由中央財政通過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分3年投入100億元支援200家優質實體經濟開發區打造包括大中小企業融通型特色載體在內的4類創新創業特色載體,依託特色載體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新型産業創新生態。今年已經批復36家實體經濟開發區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型特色載體,未來將繼續推進該項工作。
此外,將充分發揮現有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等平臺的資源整合和對接能力,依託工業網際網路構建多層次企業服務雲平臺。
王江平説:“優化和完善融通發展環境的核心是降低企業之間協同、融合發展的成本,提高企業融通發展的效率。《行動計劃》從夯實企業融通發展的基礎網路環境,建立完善的智慧財産權管理服務體系和進一步深化企業的對外合作多個方面推進相關工作,切實為企業提供更加積極、包容的發展環境。”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佳霖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