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吸引著中外企業積極參與。在10月17日舉行的“一帶一路”企業家大會上,近300名中外代表現場簽署合作協議,項目涵蓋基礎設施、清潔能源、人工智慧、生物醫藥、金融服務、現代農業、軌道交通等多個領域。
企業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力量。過去十年,乘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東風,眾多企業積極拓展市場,深化全球業務戰略佈局。
以中央企業為例,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介紹道:10年來,中央企業在140個國家投資合作項目5000多個,投資金額累計超過1萬億美元。
其中,上市公司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和産業優勢,通過多種形式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共建,在深度融入全球化、提升競爭力的同時,提升了自身的價值。他們以基礎設施“硬聯通”為方向,以規則標準“軟聯通”為支撐,通過多種方式,帶動中國技術、標準、設備走出去,匯聚成“一帶一路”上的科創力量並積極發揮作用。
並且,還有多家上市公司在合作方面取得積極進展。10月17日晚間,多家上市公司公告了在“一帶一路”企業家大會上簽署訂單的消息。比如,中國中車發佈公告稱,公司及其下屬企業分別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合作意向及一項合同;北方國際稱,與AWSAT Energy FZE公司簽訂了《伊拉克TQ煉廠擴建項目EPC總承包框架協議》,協議金額暫定約20億美元;TCL中環稱,與Vision Industries簽署了《聯合開發協議》,雙方積極主動共同推動在沙特共同建設的晶體晶片項目開工計劃。
未來的合作,遠遠不止這些。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前發佈的《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提出,通過雙邊合作、第三方市場合作、多邊合作等多種形式,鼓勵更多國家和企業深入參與,形成發展合力。
筆者認為,對企業而言,要抓住深入開展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創新合作的機會,開展更高水準的合作,鋪畫好互利共贏的“同心圓”。
一方面,要不斷擴大“朋友圈”,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運用多種形式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將科技創新、産能技術資本與共建國家需求高效對接,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濟增長注入強大動能;另一方面,要以客戶為中心,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機制策略,讓發展成果惠及當地,實現合作共贏。此外,還要注重可持續發展,比如,要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其中,履行綠色可持續發展責任,提升全産業鏈綠色水準,讓綠色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鮮明底色。
過去十年,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未來,會搭建起更大、更廣闊的舞臺,帶來更多機遇,讓各方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實現互惠互利、繁榮共用。
(責任編輯:譚夢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