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郭新志代表:建議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

  • 發佈時間:2015-03-12 20:3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殘聯副理事長、山西省腦癱康復醫院院長、農工黨山西省委副主委郭新志(資料圖)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2日訊(記者 郝紅波 專欄)“隨著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城市已成為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等發展的主要載體,全面深化改革自然對城市體制也提出改革要求。”日前,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殘聯副理事長、山西省腦癱康復醫院院長、農工黨山西省委副主委郭新志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要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走中國特色科學發展新型城鎮化道路,實現城鎮化的健康、高品質和協調發展。

  郭新志代表認為,城鎮化是一個圍繞“人的發展”提供機會均等、保障一致的同等待遇的過程,是一個使社會各個階層都能自主選擇、參與發展和享受發展成果的過程,也是一個各類要素市場化協同推進的過程,涉及戶籍、土地、財稅、産業體制、社會保障等方方面面的改革。

  “我們要借鑒國外城鎮化發展經驗,但要汲取美國‘過度郊區化’政府放任自流、任其發展,拉美國家‘過度大城市’、城鎮化超前工業化等教訓,遵循規律,積極穩妥,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郭新志代表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抓住了新型城鎮化推進中的突出矛盾。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落實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確保城鎮化速度與品質並重。由此,郭新志代表提出以下建議:

  統籌規劃,走科學發展的城鎮化道路。建立健全科學的城鎮化測量指標體系,努力做到城鎮化發展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相銜接。

  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從實際出發,結合區域發展戰略和本省具體情況,全面提升特大型城市的輻射帶動功能,積極發揮區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健全市州所在地城市的服務功能,發展特色建制鎮,增強建制鎮對鎮域鄉村的聚集和輻射帶動作用。

  確保城鎮化速度與品質並重。一是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解決已經轉移到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問題,提高農民工融入城鎮的素質和能力,解決“半城鎮化”問題。二是以人為核心,提供與城鎮經濟發展水準相適宜的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妥善解決“城市病”問題。三是轉變城鎮發展模式,大力推進低碳生態城市建設,促進城鎮集約緊湊發展,提升城鎮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四是建立科學的城鎮化發展評價體系,確保城鎮化健康發展。

  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健全完善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城鎮化實行新機制。疏通城鄉之間生産要素平等交換的渠道,為城鎮集聚和輻射功能的發揮創造有利條件。強化政府規劃和引導職能,構建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城鎮化實現新機制,消除人口和生産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的制度障礙。

  優化産業結構,促進城鎮化與工業化、資訊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協調發展與良性互動。調整優化産業結構,增強第二、三産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城鎮化、工業化和經濟發展同步,實現農民非農化與農地非農化、人口城鎮化與土地城鎮化的協調。

  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新型城鎮化要由原來的“重城輕鄉”“城鄉分治”轉變為城鄉發展一體化,由偏重單項突破轉變為包括戶籍、就業、教育、社會保障等綜合配套體制的多項改革突破。

  代表委員小資料:

  郭新志,女,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殘聯副理事長、山西省腦癱康復醫院院長、農工黨山西省委副主委。

  更多報道請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