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40年來,改革開放,春風化雨,改變了中國,影響並惠及了世界,這40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史上濃墨重彩的40年。
面對這個舉世矚目、影響深遠的偉大實踐,中國網財經聯袂今日頭條共同邀請中國著名企業家共同致敬這個偉大時代。
這一期我們邀請到了TCL集團董事長、CEO李東生,看看他與改革開放有哪些故事。
中國網財經8月29日訊(記者 單徵宇)1981年,TCL集團前身——TTK家庭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稱“TTK公司”)在廣東惠州創立。當時,以生産磁帶為主營業務的TTK公司可能不會想到,公司未來命運會因為中國的改革開放被徹底改變。
而作為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批大學生,現任TCL集團董事長、CEO的李東生見證了TCL從一家地方家電企業成長為中國家電業巨頭的歷程。
中國企業需要認清技術創新的重要性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開始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廣東、福建兩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開放政策。
1981年成立的TTK廠景
受益於此,作為中國第一批中外合資企業的TTK公司迎來發展機遇,逐漸發展壯大。1985年,TTK公司決定更改商標為“TCL”,並且憑藉撥號式程式控制電話機正式打開通訊終端市場,隨後業務拓展至電視、手機、冰箱、洗衣機、空調、小家電、液晶面板等領域,一直髮展至今。
可以説,TCL集團的發展史,有著中國改革開放最深刻的時代烙印。在李東生看來,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給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變化不止一星半點,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
李東生説:“大學畢業後,我一直在TCL公司工作。當時,惠州人口只有10萬人,很少有商業街,但現在惠州已經成為常住人口超過四百萬人口以上(截止2016年末數據)的現代化城市。”
記者了解到,惠州的發展軌跡,代表的正是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大部分沿海城市發展的真實情境。而高速城市化背後,則伴隨著中國製造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飛速發展。
談及改革開放40年對中國製造企業帶來的影響,李東生認為,它教會了中國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性,而技術創新是製造業重要的競爭力,是企業建立和保持長期競爭力的基礎。
李東生告訴記者,以半導體業務為主的華星光電(TCL控股子公司)2009年成立時沒有任何技術儲備,也無法從外企獲得任何技術。因此,TCL決定自主搭建研發團隊,從零開始研發各種技術。經歷9年發展,華星光電至今已在全球半導體顯示産業中具備一席之地。
記者查閱資料得知, 2017年在美國專利授權榜單中,華星光電獲得專利708件,同比增長45%,排名科技企業第45位,在中國顯示領域排在第二位,並且連續三年位居中國大陸企業前三位。
此外,記者從TCL方面獲悉,在TCL産業佈局中,人工智慧及大數據、新型半導體顯示技術和材料、智慧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均為公司未來戰略發展方向。李東生還向記者透露:“TCL印刷及柔性顯示技術在去年底拿到國家創新中心牌照,TCL還擁有一個國家級創新中心,在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和智慧製造領域,未來發展也將會齊頭並進。”
“改革”與“開放”密不可分
在李東生看來,技術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強有力保障。但在改革開放初期,企業面臨的生存壓力一點不比今天少,因為技術研發需要有大量資金支援,TCL在初創時期也不得不面臨“貿-工-技”與“技-工-貿”不同戰略路徑抉擇的問題。
李東生對記者提到,從“工”到“技”,TCL大約用了十年的發展時間,期間也面臨過巨大困難和挑戰。在全球化擴展中,TCL曾並購法國湯姆遜公司的彩電業務,並獲得大量顯像管領域專利技術,然而,世界電視産業不久後從傳統顯像管螢幕向液晶、電漿等新型平板螢幕轉換,造成TCL獲得的湯姆遜專利技術沒有起到實際作用。
事實上,除了技術路線與商業化的選擇,國家從計劃經濟轉變到市場經濟,也令企業贏得了重要發展機遇。
在當時的背景下,中國與國外存在經濟體制差別,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實施開放市場政策,對中國工業成長非常重要。比如當時的香港電子工業有一定技術優勢,TCL通過引進香港先進技術來進行磁帶製造,提升了自身的技術和製造水準。
在李東生看來,打開中國市場與經濟體制改革是改革開放給中國企業帶來的兩個最大變化。如今,中央再次強調深化改革開放,並出臺相應政策,也是希望更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把更多外資引入中國,推動中國企業積極、自信地走出去。
“未來10年TCL主導産業要做到全球領先”
值得注意的是,TCL其實是中國最早邁向國際化發展的家電企業之一。改革開放40年間,TCL的發展經歷與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也有著許多同頻共振的關鍵歷史節點。李東生對記者透露,TCL經歷了改革開放的重要歷史時期,改革開放在公司發展初期和國際化拓展上對公司發展起到至關重要作用。
公司從初創到80年代末,靠做磁帶業務完成資本積累,而後開始做程式控制電話機業務,並在國內發佈首款無源延伸電話。在這個技術創新推動下,TCL在電話機産業一舉奠定了市場地位。
2003年TCL與湯姆遜公司重大合作項目草簽儀式
2000年以後,TCL成為最早進行業務全球化拓展的家電企業。隨著中國市場向全球進一步開放,中國企業亟需適應從國內業務向全球化業務轉型,也是在這個階段,TCL並購湯姆遜彩電業務和阿爾卡特手機業務,正是這兩個大型跨國並購讓TCL在短期從中國企業變成全球化企業。
近年來,中國憑藉改革開放多年積澱的競爭力,在許多領域趕上或超過全球領先水準,並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TCL自2014年跨入了千億級企業,以全球化的視野與格局和世界品牌同臺競技, 目前公司業務遍及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在諸多科技創新領域達到全球領先水準。
TCL集團總部
談及個人對改革開放40年的感觸,李東生説:“從我切身經歷回想起來,一個來自於農田上年輕人,29歲起擔任企業總經理。我的這种經歷,也是廣東改革開放快速發展的縮影,是時代給了我們這代人機會。”
關於對TCL未來發展的期許,李東生直言,未來10年,TCL要在主導産業領域做到全球領先,成為更有競爭力的全球化企業,讓TCL品牌不僅在中國,還要在全世界得到消費者青睞,這是TCL的目標。
(責任編輯:李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