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李揚:只有發展共用金融 才能讓普通百姓有獲得感

  • 發佈時間:2016-03-22 14:39: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于22日至25日在海南博鰲召開。在22日下午舉行的以“普惠金融:金融的“平民化”為主題的分論壇上,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表示,全世界都在討論共用經濟,共用經濟的發展就需要有共用金融的發展。

  李揚認為,中國正面臨著一個非常大的轉型時期,經濟理念、政策重點等都在更普遍向普羅大眾傾斜。所有的政策和發展都要讓普通百姓有獲得感,因此無一例外要發展共用金融。

  以下為李揚發言實錄:

  我感覺我們這樣的論題,就是普惠金融可能會成為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性的論題,原因很簡單,所有人都需要金融,而不是所有人都得到了金融服務。兩次參加我感覺有很多變化,主辦單位省聯社,我知道他們的資産增加了300億,這是普惠金融的勝利啊!我作為研究者,我同時也關注這一年裏關於普惠金融的概唸有了非常大的拓展,一系列新的概念提出了。

  這些概念的變化主要有幾個原因:

  一是這麼多年來國內外都是一樣,經濟發展非常快,但分配不公的問題日益突出。看世界上的動蕩,背後的經濟原因都是分配不公,不是因為蛋糕沒做大,而是因為蛋糕沒分好。因此我們在關注經濟成長的時候,把更多精力放在共用上是大家要討論的問題。全世界都在討論共用經濟,金融是經濟的一部分,同時也可以支援經濟發展,共用經濟的發展就需要有共用金融的發展。

  第二個原因,現在中國經濟正在下行,一個非常怪的現象,一方面貨幣供應非常充裕,氾濫,但另一方面大家資金的可獲得性在下降,貸款又難。一邊是多、一邊是難,顯然就有錯配。錯配的問題從根本上解決,需要把這些資源都統統拿出來確定一個機制加以共用,所以共用又出來了。

  第三個原因,我們知道中國改革開放進行了40年了,現在還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深水區,顯然改革開放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為了破除這個阻力,中國黨和政府很敏銳的觀察到要想使得改革開放能夠推進下去,一定要讓普通百姓有改革成果的獲得感。所謂獲得感就是要讓大家共用,不能説改革開放只有利於一些人,廣大人民的生活水準沒有非常大的改善,或者説改善很少,所以一定要提高獲得感。

  另外是技術上,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中國在移動互聯網上走在前列,使得我們發展共用經濟、共用金融有了牢固的技術條件。

  總之我覺得我們正面臨著一個非常大的轉型時期,我們的經濟理念、政策重點等等都在更普遍的,更向普羅大眾傾斜。我們所有的政策、所有的發展都讓普通百姓有獲得感,我們無一例外要發展共用金融。

  普惠金融、小微金融的探討,已經探討了共用金融的一些內容,既然我們已經上升到和共用經濟、共用發展相匹配的金融概念,就應該更全面的進行概括。

  借這個機會我介紹一下,我們認為共用金融至少有六方面的內容:

  一是要共用基礎設施,包括共用機制和制度安排。也就是説我們不僅需要有支付、清算、法律的共用,治理機制、會計制度、信用體系、監管體系的共用,最後貸款人以及投資者保護,所有這些在過去的金融活動中通常都能享受到的東西,在共用金融中都應該能享受到。

  二是眾籌,所謂眾籌是一群人為一個公司籌集資金,支援項目的開展。在現在雙創背景下尤其重要,特別要考慮到中國金融體系籌集的資金多數是債務,這樣會提高杠桿率,眾籌發展更為重要。

  三是網貸,不以銀行作為金融仲介所展開的,通過網際網路技術進行交易的無擔保貸款,這是做小微金融很普遍使用這個機制,這個機制可以大大降低搜尋資訊的成本,大大降低甄別客戶的成本,大大降低準入的成本,使得廣大的老百姓以非常低的門檻獲得金融資源。

  四是供應鏈金融,所謂供應鏈金融,我們沿著一個特定産品的供應鏈,以及我們依據供應鏈的交易現金流,以及主打企業的信用來安排金融活動。因為草根企業通常都是大企業的協作者,因而他們的金融服務、他們的信用可以通過在供應鏈處在主導地位的企業進行外溢。

  五是相互保險,待會兒會有保險專家講這個問題。這一點在中國保險業,因為我們是後起,大多數採取公司制,我覺得我們保險業的公司制太多了,應該大力發展相互保險。

  六是財富管理,大家知道財富管理的要點,一是根據客戶的要求量身訂制,二是提供綜合性的服務。

  現在我們看到很多企業在面向草根的時候,其實並不只是面向高凈值者,一般的百姓也有這種需求,幾塊錢的組合。普通的農民只要辦個保險,反過來説保險合同設置得有問題,這些活動都可以量身訂制。這樣一塊我們的共用金融、普惠金融大有可為,我希望博鰲講臺上能夠永遠把這個題目談下去。還要重申一下,因為它關乎我們所有人,謝謝。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