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人民網評:亞洲是命運共同體,也是責任共同體

  • 發佈時間:2015-03-27 18:13:45  來源:人民網  作者:蘇秦  責任編輯:張少雷

  亞洲進入“博鰲時間”。今年年會主題為“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本屆年會共吸引了中外16個國家的領導人、80多位部長出席,領導人規模超過以往歷屆年會。

  博鰲是海南小鎮,名氣不小,因舉辦亞洲論壇而聲名鵲起。作為中國的主場外交平臺,博鰲亞洲論壇不僅受到國人,還受到亞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強烈關注。今年的論壇尤其不同尋常,一方面,這是今年中國“兩會”之後的首場主場外交;另一方面這與論壇所處的時代背景與涉及的宏大議題有關,比如“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亞洲經濟一體化,無不引人注目。

  今年年會主題是“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稍加留心便可發現,命運共同體已成熱詞,為人耳熟能詳。作為新一屆領導人的重要外交理念,“命運共同體”被習近平數次在重大國際場合提及並強調,比如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的演講中,在上合組織峰會上,在亞信峰會上都提及過。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習近平在主旨演講中明確表示“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強調“堅持同舟共濟”“不能這邊搭臺、那邊拆臺,而應該相互補臺、好戲連臺”。命運共同體具有豐富內涵,而特定的場合無疑具有特別的含義,有了此前的鋪陳,邁向命運共同體成為博鰲亞洲論壇的主題可謂水到渠成。

  亞洲是當今世界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但也面臨諸多風險和挑戰,化解風險、迎接挑戰需要合作,乘勢而上、轉型升級同樣需要合作。邁向命運共同體,就是要表明,不管面臨怎樣複雜的挑戰,存在怎樣的具體分歧,亞洲各國的共同利益是不可分割的,亞洲各國的命運是共同的,為此就應該凝聚和弘揚亞洲共識、發出亞洲聲音,這就需要求同存異、休戚與共、開放包容、合作共贏、共同發展。而博鰲亞洲論壇的舉辦,無疑為亞洲各國結成命運共同體提供了開闊而良性的平臺。

  曾有外媒猜測,本次論壇中國將給亞洲帶來多少驚喜?其實,驚喜已逐漸呈現,比如“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和亞投行,將為亞洲的共同繁榮和美好未來打下基礎。以亞投行為例,作為定位於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重點支援基礎設施建設的銀行,中國對亞投行的發起與發展一直盡職盡力。如今,亞投行不僅吸引了亞洲多國的加入,連英法德等歐盟國家也加入,這可視為亞投行的獨特魅力,也不能忽視中國為亞投行所作的巨大貢獻。至於“一帶一路”戰略,中國近年來更是不遺餘力地推進,例證是為支援“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國宣佈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該基金去年底開始運作。在本次論壇上,“一帶一路”必然成為核心話題。

  此外,推動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也是本次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一項重要議題。3月17日,博鰲亞洲論壇發佈的《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年度報告2015》認為,未來亞洲的一體化進程正面臨著更大的不確定性。建議亞洲的政策制定者們協同合作,降低貿易壁壘。很顯然,如果能將貿易壁壘降至合理的水準,全球價值鏈産品將獲得新的市場,也將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選擇接近消費市場的地方進行生産。敞開胸襟,減少壁壘,才能推動經濟一體化。在這次論壇上,如何推進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相信與會人士不僅提出問題,還會拿出一系列富有可操作的制度設計。

  共同的命運,共同的未來;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責任。亞洲是命運共同體,也是責任共同體。博鰲亞洲論壇見證了這十多年來亞洲的不斷發展,也為亞洲進步提供了持續動力,既然共命運,加強合作才能擁有新未來;既然有著共同利益,就需要承擔各自應該承擔的責任。正如習近平所強調,形勢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要跟上時代前進步伐。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正確方向,堅持同舟共濟,推動亞洲和世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凝聚共識、拿出行動,以高瞻遠矚的視野結成命運共同體,以富有成效的努力推動亞洲良好發展,就能不斷造福亞洲人民、世界人民。

人民網(603000)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