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落實一批舉措”“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促進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並從多個方面作出部署。
業內人士認為,民營企業是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未來在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的過程中仍將發揮重要作用。隨著所有硬核舉措落地顯效,民營經濟發展有望迎來新機會、拓展新空間。
民營經濟穩中向好
“受益於各類支援政策,今年以來,公司效益逐步改善,訂單量與去年相比增長了約50%。我們還拿到了中核集團旗下幾家企業的訂單,合同總金額超1億元。”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氏工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麗萍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企業有活力,經濟有動力。從各項數據來看,民營經濟“穩”的氣質日漸凸顯、“進”的空間更加廣闊,為經濟持續回暖向好注入強勁力量。
看訂單——國家統計局面向5.9萬戶小微企業開展的調查顯示,民營企業生産訂單情況、經營情況總體改善,景氣指數環比提升1.5個百分點。
看外貿——今年前10個月,以人民幣計價的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6.2%,比進出口總額增速快6.2個百分點,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53.1%,比去年同期提升3.1個百分點,成為穩外貿的突出亮點。
看品質——截至11月末,滬市共有1373家民企,總市值15.47萬億元,佔滬市上市公司市值規模比例近28%,較2019年末增加超7個百分點。30家左右民營企業進入世界500強行列。
“一系列配套政策舉措落地實施,推動民營經濟向好發展因素持續累積,民營經濟發展總體上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基本態勢,民營企業推動經濟恢復向好的作用進一步彰顯。”國家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説。
“從中央到地方,相關舉措的落地實施,較好改善了企業投資發展環境,減輕了企業經營負擔,民營企業信心水準有所回升。”中國企業聯合會特約高級研究員劉興國表示,2024年,中國經濟復蘇發展的基礎將更加穩固,持續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民營經濟發展也將迎來新機會、拓展新空間。
創新賦能 搶抓先機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眼下,民營企業正加大研發投入、瞄準産業升級,搶抓市場先機。
“今年,我們在汽車測試系統國産化、數字化、資訊化和智慧化方面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通過這幾年的努力,公司目前在測試試驗大數據分析、技術開發等方面市場佔有率達到了20%,今年以來訂單量同比增加了15%。”優博泰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寧海洋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受益於政策支援,近幾年公司營業收入年均實現20%的增長。去年公司成功入選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目前正積極申請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未來將積極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實現快速發展。
王麗萍介紹,今年和氏年産600萬件超高精度智慧生産線投産,實現了和氏批量標準件交付客戶的零突破。
“民營企業生來就是闖市場、搞創新的。從模式創新、應用創新、整合創新開始,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開始勇闖創新無人區。”國家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全國工商聯數據顯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研發人員佔員工總數超過10%的企業達175家,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超過10%的企業為8家,414家企業的關鍵技術主要來源於自主研製與開發,432家企業通過自籌資金完成科技成果轉化。此外,九成以上民營企業500強從不同層面實施或計劃實施數字化轉型。
“民營企業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既是民營企業家的心願,也是黨和國家的期待,未來要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規範企業管理與治理,要靠創新和管理來推動企業持續發展。”劉興國説。
在業內人士看來,民營企業所需的營商環境不再是單純的給政策、給補貼,而是要轉變為給市場、給場景,而資本市場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專家表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貫徹落實國家産業政策、精準支援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比如創業板定位於服務傳統産業和新興産業深度融合,符合轉型中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切身需求。北交所也集中了一大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隨著“北交所深改19條”的政策落地,未來會迎來非常多重要的市場制度變化,如直接IPO和轉板等,將更好地增強市場的流動性和影響力,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在創新中尋求突破,借力資本市場,民營經濟正以開拓創新的精神和勇於拼搏的闖勁,開啟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得益於支援政策落地生效,業內人士認為,民間投資增速有望企穩回升。
國家發展改革委數據顯示,今年,第二産業民間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扣除房地産開發投資後,民間投資增速較快,前10個月同比增長9.1%。
“1-10月份,製造業領域、基礎設施領域的民間投資分別保持9%、14%以上的投資增速。聚焦到細分領域,與科技創新、文旅生活服務業相關的民間投資,當前保持雙位數增長。我們判斷民間投資內生動能已經被激活,處在進一步增強的過程當中。”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郭麗岩表示。
為促進民間投資,更多舉措正加快落地。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佈《關於規範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的指導意見》。“新機制明確優先選擇民營企業參與,將進一步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推動民間投資結構持續優化調整。”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地方層面也在積極行動。重慶、上海、陜西、山西等多地出臺一系列真招實策,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吳亞平表示,除了民間投資者自身要進一步提升專業能力、投融資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外,各地政府應當在資源要素公平公正配置和降低要素獲取成本等方面積極作為,並給予民營企業必要的投融資支援。民間資本也應積極主動參與存量資産盤活,從而獲得更多的投資機會,拓展投資空間。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劉佩忠表示,應保持對民營企業融資支援力度,著力化解重點領域風險。保持政策連續性,創造穩定、友好、可預期的政策和社會環境,並幫助民營企業積極應對國際産業形勢變化。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