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對此,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表明政府鼓勵中小企業加強技術創新和專業化,強調高品質發展。
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産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對記者表示,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做好對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涉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相關表述資訊量龐大,比如“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新提法,展現了最新發展理念,體現了最新發展格局。
宋向清表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因其龐大的實體經濟總量而成為創新驅動的主體,成為眾多新産品、新模式、新服務的創新種子。不僅滋養了新市場,孵化了新質生産力,而且推動了創新産業鏈的構建。
田利輝認為,中小企業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更是其中的“領跑者”和“領頭雁”,在解決“卡脖子”難題、推動製造業創新發展、增強産業鏈及供應鏈的穩定性安全性、提升高品質發展韌性和活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工信部數據顯示,中小企業貢獻了70%以上的技術創新。目前,我國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8萬多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萬多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平均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5.7項,平均研發強度達8.9%。“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自身增長能力已成為推進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對於中小企業自身來説,走專精特新道路也是提升自身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安永研究院發佈的《專精特新上市公司創新與發展報告(2023年)》顯示,2022年,專精特新上市企業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為30%,高於全部非專精特新上市企業23%的平均增長率。可見,專精特新梯度培育體系能夠助力中小企業由小變大,促進産業鏈的升級轉型。
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副秘書長胡鈺博士認為,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釋放了對中小企業尤其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挑擔子”“指路子”“給票子”“拓空間”的信號。
宋向清建議,促進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一是要培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文化基因、市場基因和資本基因;二是要以規則和程式明確企業可以享有的政策環境、資本市場和技術支撐等核心要素,確保中小企業專精特新有序高效遞進發展;三是要為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建立發展激勵機制。
胡鈺認為,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政策支援在具體執行層面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政府及相關部門在圍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之需制定措施時,要站在專精特新企業的立場上思考問題;二是要關注全局,對有利於産業鏈和地區發展轉型的、有利於國家品質發展的新技術、新業態都可以支援;三是要有靈活性,措施要能夠適應具體變化。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