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走勢是2017夏季達沃斯論壇的熱門話題,參會嘉賓認為,中國經濟最大潛力在於改革,國企改革邁入新階段,金融改革脈絡日趨明晰,中國經濟的走勢穩中向好。
國企改革:瘦身健體提質增效
面對建築熱潮消退、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和貿易萎縮等不利因素,“國字號”企業出路何在?參會嘉賓們認為,通過有效的監管、聚焦主業,“國字號”的明天會越來越美好。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國強提到中國鋼鐵業的一個特點,即競爭非常充分,“這也是産能過剩非常重要的原因。”他介紹,中國的鋼鐵企業有上千家,民營鋼企的發展也越來越快,更多的競爭是在國際上的競爭。
馬國強認為,國有企業改革要界定功能,通過分類,促使國有企業有所為、有所不為,能夠聚焦主業,瘦身健體、提質增效。
前瞻金融改革:穩妥有序推進
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步伐正在加快,中國金融改革力度正在加大,中國金融改革能否適應新挑戰?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李稻葵説,金融業的開放分兩個層次:首先,銀行、證券公司等是否允許外資入股,這是金融服務領域的開放。從這方面看,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已經很高;其次,資金流動的開放,因為考慮到風險問題,相對謹慎。“但即使這樣,也在向著開放邁進。”
李稻葵表示,相對金融服務領域的開放,資金層面的開放還是應該謹慎些。如果配套的監管改革措施沒跟上,會造成金融市場“忽冷忽熱”。
展望中國經濟:繼續穩中向好
參會專家認為,今年以來,中國出口貿易回升、消費增強,經濟整體呈現企穩向好態勢。
“預計今年與去年經濟增速持平,2018年經濟會開始上行,主要因素是民間投資增加。”李稻葵説。
宏觀經濟領域的改革推動經濟穩中向好。“中國經濟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增長動能正在向創新驅動轉變,投資也更加穩健。”浪潮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丕恕説,這些變化來自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代表的系列改革舉措。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認為,進一步改革的基礎,是更多地發揮市場的作用,更多地發揮激勵機制。
參會嘉賓認為,中國經濟企穩向好的同時,仍需注重經濟發展的品質與效率。
在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原董事長傅成玉看來,中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不在於GDP增速,而在於經濟發展品質的提升。“這幾年國際貿易沒有太大改善,但反觀中國的貿易發展卻很迅速,這得益於內部的改革和調整,也是今後改革與發展的思路。”
(責任編輯: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