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午8點多,經濟組、農業組政協委員們陸續抵達鐵道大廈會場,準備參加上午的第一場小組討論會。在經濟34組的會場上,記者見到了一位“大咖”,他就是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
“從上次政協會以來,通過調研發現,中國的社會正發生很多變化,尤其是農村的變化超出預料。”厲以寧表示,現在的農民都在想方設法脫貧致富,一方面,農民在加強自身學習。農村土地確權後,家庭農場規模擴大以後,他們積極參加各種種植技能培訓班,學習如何管理家庭農場,如何培養接班人。
另一方面,農村出現了大量的“城歸”,即從農村出來打工幾年後又回鄉創業的人。厲以寧介紹説,在貴州畢節調研發現,很多人原來不願意當農民,紛紛外出打工,如今見識了外面的世界,認識了一些朋友,有了經驗和技術,又回到了家鄉,辦起了麵包房、農家樂、裁縫店等等小微企業。
中國的變化要看農村,結構性調整也要看農村。“農民工回鄉建設,不僅有利於農村經濟面貌的改善,有助於去産能調結構,還能解決目前打工者兩地分居、三個4000萬“留守”問題(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厲以寧舉例説,在陜西漢江,農村是不允許使用農藥的,農民要種地只能使用有機肥,於是農民紛紛種起了茶葉,茶廠也建起來了。茶廠需要用工,家裏人把這個資訊告訴在外務工的子女,兒子女兒紛紛回到當地就業,“有了人,當地的經濟就活了,農村的經濟發展自然會有大的改善”。
“不過,結構性調整不會那麼快,快就不是結構性調整了。”厲以寧認為,結構性調整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僅需要調結構,還需要去産能、補短板等各個工作加在一起。其中,資訊和創意就是一個重要因素。“在中關村,很多大學生、研究生、青年科研人員、進修人員等等都喜歡去咖啡店,不要以為這些年輕人是在喝咖啡,他們可都是在談創意。”厲以寧表示,有了創意就有創新,有了創新就有了創業,而一旦發現項目有效益,資金就會追著而來,這也是許多年輕人爭相走出家門、走出校門的重要原因。
有外媒質疑,這是不是因為中國人口紅利消失了,中國的改革紅利枯竭了?對此,厲以寧駁回了這一説法,他表示,“中國新的人口紅利正在不斷出現,改革紅利也在不間斷地釋放,大量技工人才已經培養出來。可以説,中國的人力資本正在發生變革。” 十八大以來,多項改革進展都很快,處在其中可能每天都沒有感覺,但是“走過一段路之後,回頭一看:哎呀,原來走了這麼一大步了”。
代表委員小資料:
厲以寧,男,漢族,江蘇儀徵人。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學界泰斗。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經濟學系,1955年畢業後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現為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民生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名譽主任。七,八,九屆全國人大常委、七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八,九屆財經委員會副主任;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更多報道請見
(責任編輯:劉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