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無視風險的“壞孩子”們要小心了!兩會傳出重要信號:“不能讓有意無意産生風險的機構佔到任何便宜,必須要受到懲罰,受到監管”。
這是全國政協委員、央行副行長易綱的原話。
3月6日,易綱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防範金融風險,從央行的角度看,第一是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第二是防範道德風險。對於防範道德風險,易綱進一步説,不能讓有意無意産生風險的機構佔到任何便宜,必須要受到懲罰,受到監管,他們的資本金對此也要負責。這將在政策上有所體現。
熟悉中國金融市場的人都明白,由於對金融風險的容忍度較低,長期以來,我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花錢買穩定”的傾向,導致道德風險普遍存在。一方面,部分金融機構事實上享受隱性擔保,成本外部化,缺乏審慎經營和風險控制的動力。部分金融産品仍存在剛性兌付,投資者缺乏風險意識,客觀上助長了高風險活動;另一方面,維護金融穩定過度依賴央行流動性支援,一旦出現問題,央行往往在不了解風險資訊的情況下被動提供流動性支援,使得部分金融機構過度投機套利。上述種種,使得國內一些金融機構和投資者陷入“事後無限救助—放鬆風險防控”的惡性迴圈鏈條,闖了禍的“壞孩子”往往得不到應有的懲罰,甚至還“因禍得福”。
按照易綱的表述,這些都將發生變化,就是將在政策上有所體現。
首先,貨幣政策上,防範道德風險與制定貨幣政策是通盤考慮的。
這一政策信號在近期已經釋放——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在一篇署名文章中就明確提到了防範道德風險。他表示,保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合理引導利率水準,有利於在總量上防止資金“脫實向虛”“以錢炒錢”以及不合理的加杠桿行為,在維護金融穩定的同時抑制道德風險,切斷“事後無限救助—放鬆風險防控”的惡性迴圈鏈條。
在此背景下,需要關注的是,3月6日,易綱還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貨幣政策有連續性,但會更加體現、執行好穩健中性。
其次,正在研究中的大資管監管辦法或將對此有所體現。畢竟,當前資産管理行業普遍存在剛性兌付問題,導致投資者道德風險嚴重,扭曲了資金價格,影響金融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因此,從打破資管産品剛性兌付的角度出發,可以在一定程度和範圍內破除道德風險。
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於那些“壞孩子”們而言,失去了央媽無私的“愛”後,必然會喊疼。特別是在今年金融風險壓力較大的背景下,這將更考驗“央媽”政策制定的藝術和執行的決心。
所以,“央媽”怎麼做,讓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劉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