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6日表示,切實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一是要堅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二是要千方百計地保持證券市場和房地産市場的穩定,避免大起大落,控制貨幣資金大規模流向資産泡沫領域。三是要千方百計地拓寬和疏導金融之水流入實體經濟之田的渠道,特別是要找到金融重點支援實體經濟的著力點。“我個人理解,這些著力點應當是那些既有利於調結構、惠民生,又有利於穩增長和有利於實現金融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結合點。”
陳雨露認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框架下,金融重點支援北京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是戰略著力點,金融重點支援非首都功能疏解也是重要的戰略著力點。同樣,金融支援北京養老服務體系的全面建成也是戰略著力點。他建議,將政府頂層設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建設若干大型綜合養老社區和特色養老小鎮提上日程。
陳雨露説,若干大型養老社區和特色養老小鎮的建設可以在人口密度低的北京、天津郊區統一規劃設計,也可以在三河、香河、大廠也就是“北三縣”土地價格更便宜又靠近京津城區的結合部建設。大型綜合養老社區和特色養老小鎮的建設不是簡單地搞房地産,而是將養老服務業、高科技生態農業、旅遊休閒産業有機結合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舉措,也會成為京津冀未來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因此,建議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框架下建設能夠容納京津15%左右的老齡人口,針對不同層次市場需求的若干大型養老社區和特色小鎮。
陳雨露建議,到2020年左右,在京津冀率先建成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的養老金融服務體系。在這個體系下,通過金融機構普遍建立普惠金融和養老金融事業部,通過股票債券市場對京津冀養老服務業和項目的優先支援,通過個稅遞延制度的創新試點建立第三支柱的養老保險基金,通過其他一系列的符合養老跨生命週期需求的差異化的金融産品,為京津冀養老社區和養老服務業提供中長期、低成本、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援。
【延伸閱讀】
貨幣市場利率微調擠壓金融資産泡沫
目前全球流動性收緊趨勢明顯。全球貨幣寬鬆政策自2008年金融危機始,低利率和負利率大行其道,各國央行放水,大水漫灌,各國債務不斷上升。隨著美國經濟復蘇,美元進入強勢週期,美聯儲2015年、2016年已各加息一次,預計2017年還有兩次加息。
近來世界各主要國家均出現了通脹回升,美國今年1月PPI環比大漲0.6%,是2012年9月以來最大增速;德國批發者零售物價今年1月環比大漲0.8%,同比大漲4%,是2011年10月以來最快增速;印度今年1月批發物價指數(WPI)同比增長5.25%,增速為2014年7月以來最高。我國1月CPI和PPI均超過市場預期,CPI同比上漲2.5%,創兩年新高,PPI同比上漲6.9%,創五年新高。通脹在國與國之間傳導,全球貨幣政策開始趨緊。
我國貨幣政策也轉向中性趨緊。今年春節前後,央行上調了中期借貸便利(MLF)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市場開始揣測我國是否開始進入加息週期。我國加息指的是通過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進行主動調控,而公開市場操作中標利率上行則是指在資金供求影響下隨行就市的表現,這被市場認為未來政策利率仍有繼續上調的可能。這種利率上調可能會傳導,其傳導途徑為“政策利率—貨幣市場利率—債券長期利率—信貸市場利率”。
我國經濟至今仍未完全企穩,延續了金融危機以來實施的貨幣寬鬆政策。由於貨幣市場盈利空間較大,導致大量資金在金融領域“空轉”,沒有流向實體經濟,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辦法,就是提高公開市場利率、壓縮貨幣市場的盈利空間。因此在全球貨幣政策趨緊之時,央行通過提高公開市場操作利率進行適度微調,既壓縮了貨幣市場的盈利空間,抑制了貨幣市場短期資本投機,又與全球貨幣政策轉向趨緊保持了一致,取得了“一箭雙雕”的效果。
由於我國經濟仍存在下行因素,不宜進行大的政策調整。央行上調MLF和公開市場利率,相比直接上調存貸款利率更具市場性和靈活性,短期政策利率對貸款利率的傳導途徑更長,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更為間接。這種間接加息對於房貸影響高於一般貸款,目前貨幣市場利率也通過債券收益率傳導到房貸。因此,在實體經濟基礎尚未穩固的情況下,對貨幣市場利率做臨時性調整,既能適當抑制金融領域的杠桿和泡沫,又不會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成本産生太大影響。這對於鼓勵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擠壓樓市債市匯市的資産泡沫、不斷釋放金融風險,都有積極的作用。
(責任編輯:劉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