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組織(WTO)近日發佈的《世界貿易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貿易呈現疲弱態勢,全球貿易總量緩慢增長2.7%,與全球GDP增速(2.4%)基本持平;由於出口價格下滑15%,貨物貿易金額(以美元計)下降了13%,是2009年以來的最低。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全球貿易數十年來一直以兩倍于全球經濟增速的速度增長,而2011年以來,全球貿易增速已放緩至與全球經濟增速持平,甚至更低。
今年早些時候,WTO也預測2016年全球貿易增速將與去年持平,這將是全球貿易增速連續第五年低於3%。全球貿易增速的下滑已經極大地影響到世界經濟發展,也使得大家開始擔憂經濟全球化是否已經達到頂峰。與此同時,一些國家和地區的“逆全球化”浪潮此起彼伏。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一個核心宣傳口號是:“將來要搞的是美國主義而不是全球主義”。他認為,美國加入的世貿組織協定、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等貿易協定中的很多條件有礙于美國經濟發展,極大地助長了反全球化貿易的思潮。而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也大大出乎英國政治精英階層和一眾分析人士的意料,其影響也在歐盟內部持續發酵,法國、荷蘭、義大利等國的極端黨派也紛紛表示將仿傚英國啟動脫歐公投,對歐盟的一體化進程形成了巨大挑戰。這些都説明瞭經濟全球化處於關鍵轉折階段,全球經濟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
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提醒説,準備調低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世界主要經濟體需要採取更多舉措來促進經濟增長。如何有效應對全球貿易疲弱態勢,也將是2016年G20杭州峰會的一項重要議題。G20國家的國土面積佔全球60%,人口數量佔全球64%,GDP佔全球經濟的90%,貿易額佔全球的80%,而且同時包括了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涵蓋面廣,代表性強,是當前全球經濟治理機制的重要主體,在各國經濟合作與協調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今年6月,WTO發佈的G20政策定期監測報告顯示,在截至今年5月中旬的7個月內,G20經濟體出臺了145項保護主義措施,為2009年以來最高。在全球經濟疲軟的形勢下,世界各國紛紛採取各種類型的政策措施刺激本國經濟發展,但是在全球貿易和投資領域還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間,需要切實加強國家間的合作與協調。
經濟全球化是生産社會化和經濟關係國際化發展的客觀趨勢,通過全球範圍內的國際分工、交換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繁榮。現有的國際多邊經濟組織和制度安排,在全球化進程中有效促進了世界各國的經濟合作與協調。中國通過改革開放,切實收穫了經濟全球化的紅利,同時也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入WTO以來,中國的貨物進出口總額從2000年的3.93萬億元,擴張到2015年的24.57萬億元,增長6倍多,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國內生産總值從2000年的9.98萬億元,增長至2015年的67.67萬億元,漲幅超5倍,位於世界第二位;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2000年的6280元增長到2015年的21966元,增長3倍多。同時,中國也積極參與和維護IMF、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開展了多方面的良好合作,取得了豐富成果。作為全球化的實際受益者,中國一定會在繼續捍衛、推動全球化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本次G20峰會的主題是“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此前在上海舉行的G20貿易部長會議發佈了G20歷史上首份貿易部長聲明,批准了“三份文件”,達成了“兩項共識”,有助於大力推動全球投資和貿易發展。這些充分展示了中國作為本次峰會主席國對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責任和決心。中國應充分發揮G20峰會獨特的平臺優勢,貢獻中國智慧,分享發展經驗,維護和發展WTO等現有的世界經濟體系,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引領作用,堅定不移地捍衛和拓展全球化的成果。
(責任編輯:吳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