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世界的風吹向哪?”——透視達沃斯五大關鍵詞

  • 發佈時間:2015-09-11 16:49:04  來源:新華網  作者:王振宏 徐揚 王炳坤 蔡擁軍  責任編輯:張少雷

  傳遞世界經濟走向的風向標,達沃斯從瑞士再次移師大連,在這個夏末格外引人矚目。

  90個國家、1700多位全球新領軍人物,他們今天的關注,或許就是明天的“頭條”。

  夏季達沃斯,是一次對未來的解析與展望。從這個風向標上,我們能看到增長新藍圖的“風”吹向了哪,把我們的未來引向何方?

  中國

  大廈建成,經濟衰退——上世紀末,經濟學家勞倫斯的“摩天大樓指數”,被稱為“勞倫斯魔咒”。

  數據顯示,未來十年中全球最高的20幢建築中,將有一半在中國。那麼“勞倫斯魔咒”與中國經濟的新常態真的不期而遇了嗎?

  就在本屆夏季達沃斯開幕之前,中國剛剛經歷了一次股市震蕩和匯市波動,與放緩的經濟增速疊加在一起,讓中國的議題站在了這次論壇的正中心。

  “我們有能力實現今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併為未來打下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日在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説,中國經濟未來會向好、更好,並不是盲目樂觀,而是有基礎、有條件、有動力的。

  中國信心建築在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成績單上。在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7%,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在30%左右。

  “東方不亮西方亮、這業不興那業興。”李克強説,中國經濟的支撐並非獨木一根,而是“四梁八柱”,具有很強的抗衝擊能力和韌性。

  更重要的是,中國正通過“雙創”找到了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論壇代表、微微拼車創始人王永對李克強總理在致辭中對“創客”的肯定記憶深刻。

  “我就是一個創客。”王永説,中國風起雲湧的創客,不僅改變了自己,而且增加了就業,帶來了活力,甚至成為了對衝經濟下行的殺手锏。

  去年以來,中國平均每天新增市場主體1萬家以上,消費佔GDP的比重已經超過60%。

  所見所聞,交流與碰撞,與會代表對中國經濟有了更加客觀真實的看法:“勞倫斯魔咒”並沒有附身中國,中國經濟向好的前景沒有改變。

  世界經濟論壇首席經濟學家珍妮佛·布蘭克説,中國經濟增長正在轉向創新驅動,勞動力教育水準不斷得到提升,政府在更多的領域引入市場化機制,同時保持著良好的就業水準,“經濟基本面非常紮實”。

  對出現波動的中國股市,理性的聲音也得到了廣泛認可。

  美國波士頓全球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李瑞麟表示,中國股市在驅動經濟基本面的重要性被誇大,人們對股市重要性的預期超出了其實際的作用。“大家更應該關注中國經濟增長的長期前景,而不應該過分擔憂短期的下行壓力。”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一舉一動,都對全球産生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力。

  變革

  跨國企業盛行,電腦發明使在家辦公成為可能……20多年前,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預見的未來,全部成為現實。

  20年後會是怎樣?

  正如生命科學領域的創客王俊在論壇上説的:沒人知道未來會怎樣,但變化是一定的。

  許多論壇代表驚訝地發現,在暢談經濟話題的殿堂,從沒有像這次安排密集而富有深度的科技討論。

  機器人就是最好的例證。

  在大連國際會議中心三樓大廳,一台臺造型各異的機器人,都有教授或是工程師站立兩旁擔任講解。機器人仿佛是達沃斯的嘉賓,吸引力絲毫不遜於工商巨子和學界大咖。

  高通中國公司研究院展示的一部機器人,是一款概念版,超越了普通搬運機器人的功能,甚至還可以飛行,其心臟就是其自主研發的晶片。

  “我們還製造了重量只有280克的無人機,成年人伸手就可以抓到,”負責演示的工程師張亮告訴記者,“機器人進入家庭的可能正在不斷增加,我們看到了機器人産業的廣闊前景。”

  從幫助到替代,機器人帶來的變化也許還包括許多未知數。

  “除了我妻子,手機對我了解最多。”卡內基梅隆大學電腦科學學院教授湯姆·米切爾説,“機器在算術、圖像處理等很多方面都比我們聰明。”

  米切爾觀察到,電腦在很多方面取代了人的工作,未來會做更多的工作,很多崗位將會受到影響,自動駕駛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日本學術振興會理事長安西佑一郎認為,一些專業人士已經被人工智慧部分取代。

  從3D列印到無人機興起,科學的突破,首先帶來産業的變革,接著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影響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今天,人們都在尋找增長的最終動力。”正在進軍大數據領域的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説,科技的前進和變化,將帶來産業的革命。

  在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拉開帷幕時,人們就發現,“科學的變革”排在了六大主題的第一位。

  世界經濟論壇執行董事兼大中華區首席代表艾德維表示,創新正對世界的未來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如果運用得當,它將幫助世界重新回到可持續增長的狀態,並有助於我們應對諸如氣候變化等挑戰。

  顛覆

  在本屆夏季達沃斯上,關於網際網路的一場論壇,門外提前20分鐘就排上了隊伍。因為這場論壇的主角之一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

  “建立E-WTO體系需要尋求新的網際網路治理方式”“中小企業要把産品和服務賣到其他國家”“15年後很少有公司能生存30年以上”……馬雲一開口便充滿了顛覆的味道。

  隨著網際網路浪潮席捲全球,許多業態被顛覆倒了,許多傳統也在顛覆中重生,還有許多正在顛覆自己。

  P2P平臺和按需平臺改變消費趨勢,摧毀傳統商業;智慧製造來臨,機器人將取代傳統打工者,“無人工廠”有望成為主流……除了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夏季達沃斯對顛覆的關注還在向更深、更廣領域延伸。

  以眾籌方式投資項目、以眾包方式分配任務、Uber打車、Airbnb租賃房屋……網際網路改變了原先難以實現的資源配置方式,眾多“玩法”令人目不暇接。

  在一場“工業行業的數字轉型”主題的新聞發佈會上,有嘉賓提出:數據分析師、機器操縱者、實驗記錄員這類白領勞動者將首先在數位革命中被顛覆和取代。

  全球著名管理諮詢、資訊技術跨國公司埃森哲總裁彼得·蘭西認為,在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工業4.0時代,數字化將顛覆一切。

  面對無處不在的顛覆,人們究竟是惶恐不安,還是興奮不已?

  在被問及機器人取代人,企業如何維護職工的基本權益時,致力於全球高級機器人研發製造的頂級企業ABB集團高級副總裁顧純元説:“這完全不是問題,人類可以從危險崗位和簡單、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去從事更加安全、更有樂趣的工作,這是自我提升、自我進步的表現!”

  顧純元認為,顛覆意味著以新汰舊、破舊立新,這樣的變化從人類誕生第一天起,就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只不過在資訊壁壘日漸破除的今天,無論是顛覆速度之快還是範圍之廣,都超出了我們原先的預期而已。

  合作

  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誰能夠獨善其身?

  經濟復蘇乏力,唯有加強合作,才能走出上一輪金融危機的陰影。

  面對1700多位新領軍者,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建議加強國際産能合作,打造互利共贏、包容共進的世界發展和利益共同體。

  李克強表示,發達國家關鍵技術裝備先進,但成套裝備和産品因價格較高銷路受限;許多發展中國家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但産業、産品多數在低端;中國擁有中端裝備産能、性價比高,綜合配套和工程建設能力強,外匯儲備充裕,但産業需要轉型升級。

  開展三方合作,把各自優勢結合起來,則是一舉多得、三方共贏之道。李克強説:“這就好比凸透鏡聚光,把各方供給與需求聚焦,讓各方利益交匯,從而凝聚起全球經濟穩定增長的新動能。”

  推進國際産能合作,是夏季達沃斯發出的一項面向未來的新主張。

  全世界70億人口當中,只有10多億人口的國家實現了現代化和工業化,而絕大多數國家還處於工業化的初期、中期,需求和潛力巨大。

  儘管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形勢低迷,但力拓鑽石與精煉礦集團首席執行官戴偉思認為,全球城鎮化和工業化的步伐還遠未結束,對大宗商品的長遠需求不會發生根本改變,“現在的低迷提示企業要降低成本,注意提高競爭力。”

  正因如此,由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帶起全球經濟合作從貿易向産能深入,吸引了許多政要和工商人士的關注。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論壇上表示,目前中國已初步圈定了15個合作意願較強烈、合作基礎條件較好的國家,準備開展國際産能和裝備合作,涵蓋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歐洲等地。

  與會的喬治亞總理伊拉克利·加裏巴什維利表示,亞投行的成立對整個區域都是非常有益的,50多個創始成員國具有很大的合作潛力。

  全球合作給企業帶來的商機也顯而易見。

  丹麥丹佛斯集團是全球領先的節能供暖設備製造商,董事長雍根·柯勞森説,中國東北地區冬季取暖需求大,而眾多工業企業在運作中産生的餘熱白白排放,造成巨大浪費。由丹佛斯提供的節能設備和解決方案,對合作方完全是雙贏。

  國際産能合作的巨大潛力,讓不少中國企業都躍躍欲試走出國門,去分享更大體量的市場蛋糕。

  “中國企業走出國門一定要忘了我是誰,我來自哪。不要總是舉著民族品牌的大旗,以全球化的胸襟才能擁抱世界。”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説。

  面對同樣風險,經歷共同困難,“合作”意味新的發展空間,在夏季達沃斯這個平臺上得到了印證。

  “界限”

  作為一名大連居民,東北財經大學校長夏春玉發現了一個變化:十多年前,私家車主們希望下雨,好給車免費洗澡;而今天這些人並不喜歡下雨,因為擔心會把剛洗不久的車弄臟。

  “這就是環境的變化,”夏春玉説。

  從水、空氣、土壤的變化中,人們已經充分認識到,生活的改變,有很多是由於環境變得更糟。

  氣候組織大中華區總裁吳昌華曾説,氣候和環境問題沒有國界。

  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卻有著承載的底線。

  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將“環境界限”列入了主題。這也是嘉賓們爭論最多、最難達成共識的問題之一。

  今年1月,18名頂尖環境專家在《科學》雜誌發表文章説,地球生態可承受的9條安全界限,目前人類活動已經突破了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土地使用和生物化學地球迴圈4條,還有2條暫未得到有效評估。這已經顯示出人類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的嚴重性。

  如何防止人類繼續跨越“紅線”?由於地理、立場、角度的不同,仍需要不斷探討和溝通來達成進一步的共識。

  在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中國的綠色增長議程”分論壇,主持人認為綠色和增長是一對矛盾,嘉賓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總裁德里帕斯卡提到煤電的污染。但他自己又提出,煤炭是當前難以放棄的能源。

  然而,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變化,已經出現了一些有利於保護生態界限的積極變化。

  例如,目前光伏板價格下降很快,僅為過去的1/8,雖然目前光伏發電的成本仍比煤電要高,但是隨著成本進一步降低,預計2025年成本將可以與煤電形成競爭,這對清潔能源的發展將非常有利。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紀凡説,雖然中國的非化石能源結構佔比仍較少,但是在快速增長,目前中國光伏能源增幅佔全球的1/3,要看到中國政府有明確的清潔能源目標,做法也是非常堅定的。

  生態界限不是科學家和政府組織的“專利”,企業和個人都應對此承擔責任也面臨機遇。

  聯合利華首席執行官保羅·伯爾曼説,公司在中國已經不用填埋的方式處理廢物,減排也能給企業帶來很大機遇,公司將來會有大量的投資投到環保上來。

  他説,世界上30%的可再生能源投資是在中國實現的,“中國、美國、巴西、歐盟正在朝正確的方向邁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