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家公司公告167億理財 部分公司業績靠理財救駕
- 發佈時間:2014-09-30 10:13:2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曹慧敏
編者按:近段時間以來,不斷有上市公司發佈涉及幾十億元的理財公告。數據統計顯示,9月20日至9月30日,滬深兩市約有54家公司發佈購買理財産品的相關公告,涉及的資金總額約為167億元。鉅額理財背後意味著什麼?值得持續關注。
■本報記者 桂小筍
上市公司愛買理財産品的習慣仍在繼續。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9月20日至9月30日期間,兩市約有54家公司發佈購買理財産品的相關公告,這些公告涉及的資金總額約為167億元。
而用於理財的資金來源頗為有趣。有上市公司公告稱,這些錢來自“超募資金、募集資金”,也有一些公司提及,用於購買理財産品的資金來源是自有資金,而對比這些熱愛購買理財産品的上市公司業績可以看出,一些理財産品帶來的收益,已然具有左右上市公司業績報表是營利還是虧損的重要作用。
部分公司發佈鉅額理財公告
從上市公司發佈的公告內容來看,理財的通用流程如下:股東大會中審議通過公司購買理財的議案,公司及子公司合計使用一定額度的閒置募集資金或自有資金,在一定時間範圍內流動使用這些資金來購買不同的理財産品。
例如,某上市公司在近期發佈公告稱,公司在年度股東大會中同意公司及子公司合計使用數十億元閒置募集資金投資保本型理財産品,且在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十二個月內可滾動使用上述資金額度。
隨後,這家公司陸續發佈了幾則購買理財産品的公告,購買金額從10億元到26億元不等。
收益情況來看,這家公司購買的理財産品年收益率在3.8%到5%之間浮動,由於動用的資金額度較高,帶來的相應收益也十分可觀。據《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公司公告顯示數額統計,目前公司購買理財産品帶來的收益高達數千萬元,而在公司的半年報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為數百萬元,理財收益對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公司在公告中也坦言,使用閒置募集資金投資保本型銀行理財産品是在確保公司募投項目所需資金和保證募集資金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的,不會影響公司日常資金正常週轉需要和募集資金項目的正常運轉,亦不會影響公司主營業務的正常發展。同時,此次投資將對公司2014年下半年業績産生積極影響。
理財資金來源需警惕
上市公司豪爽理財風格讓投資者吃驚的同時,也不得不深思:在這些大手筆的理財背後,資金來源是否值得探究?
從公司公告的內容來看,上市公司買理財的資金皆是來自募集資金和自有資金,不過,對比許多公司募投項目變更為流動資金的狀況就可以知曉,即使是以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産品,其資金的使用狀況也需要提醒投資者注意風險。
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兩市共有407個募投項目被變更,其中,有41個被變更的項目來自超募;而被變更的募投項目募資日期來看,最早的是1999年,最晚的在2014年。
對比這些項目變更前後的狀況可知,有一些項目是由此變彼,而有一些項目則直接被變更為“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例如,募資日期顯示為1999年的某項目,發生變更的原因是,投資合同簽訂後,卻由於公司不可控制的原因至今無法落實,且落實的可能性日趨減少。公司“本著不言放棄,不主動中止合同的態度,正積極尋找項目”。最終,公司將這個收購高速公路通行費收費權的項目變成了收購光伏電站股權。
無獨有偶,有募資日期顯示為2014年的熱電相關項目,被變成了向某果蔬公司增資。此前,有分析人士曾在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表示,對於募投項目發生變更的情況要謹慎分析,不排除有一些公司募投項目前期論證過於倉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