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將發佈2016年中國經濟運作的核心數據:GDP、固定資産投資、進件固定資産投資、規模以上工業生産、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以及房地産開發和銷售等一系列指標。
從諸多先前發佈的指標和高層會議透露出的資訊看,這份中國經濟半年報將會是一份喜憂參半的成績單。二季度回暖跡象已經非常明顯,有一季度的“超跌”和低迷預期做對比,二季度乃至整個上半年一些經濟指標超預期好轉應當毫無疑問。
不過,投資增速下滑尤其是民間投資增速持續下滑的趨勢依然會延續,而民間投資持續下滑所引發的諸多並發癥也讓下半年的政策操作更加棘手;工業品價格上漲給工業指標回暖提供了動力,但同時也為剛見起色的去産能任務帶來了挑戰;不斷顯露的債務違約案例,以及緩慢上升的銀行貸款不良率也讓防範系統性和局部性風險變得更加緊迫。此外,尚未進入實質操作階段脫歐“黑天鵝”讓外部環境變得更加複雜;近期的南方大雨對CPI的影響尚待評估;一直高歌猛進的服務業也開始局部調整。
上述這些問題,有的是因為客觀經濟環境所致,而有的則正是目前政策操作結果的另一面。比如,民間投資的持續下滑現象,它下滑的軌跡幾乎與中國自去年四季度開啟的穩增長模式完全一致,並與政府投資的發力和房地産的回暖形成鮮明對比。這説明,由政府主導的大規模基建投資、被過度依賴的房地産投資以及國有企業投資,或許正在擠出民間投資。這種政策的負效應現象尤其值得警惕。
不過,整體看,2016年二季度乃至整個上半年,中國經濟穩住了局面,並在一些領域呈現穩中有進的態勢。
7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上,總結目前經濟局面説:“經濟運作基本平穩,符合預期和中央對經濟形勢的判斷。”
7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又在北京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李克強又總結是:“經濟運作基本平穩、符合預期、結構向好。”
一、穩在哪兒?好在哪兒?
先來看GDP:基本可以判定二季度將實現6.7左右的增速,最高也不會超過6.8。這是高層對目前經濟研判均以“穩”開頭定調的基礎。
近期經濟觀察報發起的來自投行、研究機構和政府部門的80位經濟學家調查結果也可佐證:80位經濟學家中有32%的人認為二季度GDP增速是6.7%。
6.7%的增速與今年一季度持平。但需要指出的是,二季度開始的經濟基礎並不樂觀。幾個核心指標顯示: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同比僅增長5.8%,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0.3個百分點,如果考慮到通脹等因素,一季度工業增長微乎其微。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0.7%,但民間投資增速和佔比兩個數據出現雙降。民間投資增長5.7%,佔全部投資的比重降至62.0%。房地産投資雖然有加快跡象,但同比增長也僅為6.2%。消費方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0.3%,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0.4個百分點。外貿方面,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5.9%。
面對上述局面,二季度能實現與一季度持平的增長局勢,算是經濟“穩”的重要表徵之一。不僅如此,如果一些先行指標看,“穩”的背後,局部還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
國家統計局7月10日發佈的數據顯示,6月份CPI環比下降0.1%,同比上漲1.9%;PPI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2.6%。雖然這已經是PPI連續第52個月負增長,但降幅已經收窄跡象已經開始顯現。
房地産投資方面,1-5月,中東西部地區房地産投資增速同比均有提高。不過,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方面,東中西部均繼續下滑。但政府通過投資擴大有效需求的力度並沒有絲毫減緩。
同時,整個上半年,物價依然保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增長態勢,整體穩定;消費和就業形勢也並沒有出現大的起伏,進出口則受到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還出現了增長的勢頭。這些局部的積極變化,也支撐了二季度乃至整個上半年經濟運作的“穩”。
另外,工業領域出現的積極變化似乎有些超出預期。2016年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比一季度提高0.2個百分點。1—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59%,同比提高0.21個百分點。今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僅為5.4%,而4月份和5月份,連續兩個月穩定在6%以上。同時,企業效益也在回升,PPI的收窄有利於進一步鞏固市場信心,PMI自3月份以來,已經連續穩定在榮枯線以上。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在二季度的穩定是一個不容小覷的信號,因為這是自2012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開始進入震蕩下行通道以來,第一次在同一個位置上開始徘徊回彈。儘管力度不大,幅度很小,但這是一個來之不易的信號。樂觀一點估計,這可以視為是中國工業行業開始出現築底企穩的跡象。
中國經濟在二季度和整個上半年能夠整體穩定,符合預期,並出現一些積極變化,與宏觀政策的發力不無關係。上半年的政策發力集中體現在四個方面:
1. 今年2月、5月的兩次降息和3月的一次降準;
2. 上半年估計8000億元規模專項建設基金的推出;(2015年國家發改委安排4批專項建設基金8000億元,2016年計劃為1.2萬億元)
3. 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下放和形成;
4. 各地針對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的鬆綁,以及由此所引發的房地産投資和房地産交易市場升溫。
上述四個方面的政策組合,共同推動了中國經濟在二季度的穩定運作,並出現局部數據好轉。這也説明實際擴張的財政政策和相對寬鬆的貨幣投放,搭配大規模由國有企業做主導的基建項目,依然是中國經濟的穩定器。
二、不容回避和忽視的隱憂
首先,依然是投資,尤其是民間投資的持續下滑。
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名義增長9.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從環比速度看,5月份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僅增長0.49%。一二三産業中,除第三産業中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同比增長20%外,其他增速均進一步下滑。
1-5月,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名義增長3.9%,增速比1-4月份進一步回落1.3個百分點。民間固定資産投資佔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62.0%,比去年同期降低3.4個百分點。雖然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和民間投資增速均出現下滑,但民間投資下滑更為嚴重,民間投資增速與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之間的差距繼續擴大。
投資尤其是民間投資對中國經濟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這兩個指標的雙降,發生在政府在不斷追加有效投資的前提下,就更應該引起警惕。這説明,單存依靠政府投資和國有企業投資,不可持續,同時它所引發的對民間投資的擠出等負面效應也不利於長期投資的發展。如何改變這一局面,將是決策層下半年考慮的重點。
其次,是去産能遭遇的障礙和反彈。
這一點在鋼鐵行業表現尤甚。二季度鋼價的大幅上漲,導致不少鋼廠死灰複燃,産量進一步上升,一些産能得到恢復。這是未來鋼鐵去産能政策需要面對的一大挑戰。
第三,銀行不良率的上升,以及債務違約、債務危機等案例的頻發。
今年1季度,全國商業銀行貸款不良率為1.75%,2015年年底時為1.67%。有估算説,到今年5月份,全國商業銀行貸款已經上升至1.9%以上,並繼續呈現上升勢頭。另一方面,實體經濟中,隨著去産能、降杠桿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債務違約案例頻發,不少大型企業面臨的債務危機如影隨形。儘管國內金融領域出現黑天鵝案例的概率很小,但問題已經不容小覷。
第四,大量基建投資和國有投資對信貸的佔用,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進一步凸顯,並進一步影響民間投資。
今年地方政府債務置換總規模為5萬億,中央專項建設資金預計安排1.2萬億,此外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貨幣更多流向國有企業或回流金融體系。這多少導致了對民間資本的擠出效應,再加上,諸多民營企業不時暴露的債務違約問題,讓銀行對民營企業的貸款更加謹慎。這種不健康的迴圈,會導致更多的棘手問題。
央行的數據顯示,2016年5月人民幣貸款增加9855億元,同比增長9.40%。今年以來,貨幣投放不斷出現波動,繼1月份創出單月2.51萬億的天量新增信貸後,2月份開始新增信貸環比大幅減少,2月份新增信貸僅7266億元,遠低於市場預期。3月份新增信貸有所反彈,達1.37萬億。一季度總計新增信貸4.6萬億元。隨後4月份信貸僅新增5556億,創2016年新低。5月份再次大幅反彈,新增信貸9855億元,超出市場預期。
貨幣投放的這種波動背後既有債務置換的原因,也有央行根據實際需要主動調整的結果,但波動給市場帶來了預期的不穩定性。
第五,脫歐黑天鵝事件引發的一系列不確定因素尚待驗證。
脫歐公投讓歐洲乃至全球的經濟復蘇面臨新的考驗和風險,再加各國之間政策有待協調,因此,短時間內,外需局面很難有所改善。
三、下半年政策預判
7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上説:“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徵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從經濟運作看,要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的經濟結構,強化新的發展動力。”
7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其經濟形勢座談會上坦言,當前世界經濟和全球市場需求仍然低迷,國際環境中新的不確定因素仍在增加,後續影響難以預料。國內地區和行業走勢分化,深層次矛盾的解決還要一個過程和付出很大努力,下行壓力還在持續,多重自然災害也給經濟運作和群眾生活帶來較大影響。
李克強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要穩定政策取向,注重預調微調、相機調控,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同時,要持續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
根據高層釋放的信號,以及二季度和上半年的經濟運作態勢,可以粗略判斷下半年經濟運作走勢和政策操作如下:
1)全球市場需求疲弱制約經濟增長,或許繼續會給中國資本市場和外匯市場帶來不確定性;資本外流壓力依然較大。
2)隨著人民幣正式加入SDR,匯率彈性有望增強。
3)去産能進程可能加重經濟下行壓力,反之還將進一步導致債務違約案例上升、銀行不良率上升。
4)夏糧産量情況和南方雨災可能導致部分農産品價格上漲,甚至會成為資本炒作新題材,從而影響CPI和居民生活。
5)投資下滑局面短期內難以得到有效改觀,民間投資更是難上加難,這將會進一步拖累下半年經濟的企穩。
6)房地産繼續去庫存,一二三線城市繼續分化。房地産市場持續復蘇乏力。
7)貨幣投放趨於穩定,貨幣政策整體寬鬆但趨於穩健,民間資本會成為貨幣政策支援點,但市場實際操作有待檢驗。同時,考慮到穩增長的需求,財政政策仍將繼續發力。
8)去庫存、補短板等“三去一降一補”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堅定推進,行業企業陣痛和區域分化格局將進一步延續。
(責任編輯:劉小菲)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