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戰略性新興産業: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

  • 發佈時間:2016-04-06 14:14:24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光明日報·光明調查·新理念新發展·聚焦“十三五”系列調研

  戰略性新興産業: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

  ——當前國內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和走向的調研報告

  國家資訊中心

  2015年,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國內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的局面下,我國戰略性新興産業保持了近年來的良好發展態勢,集聚了一批經濟發展新動能,成為引領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支撐,在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與此同時,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新舊産業和發展動能轉換接續關鍵期,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仍面臨體制機制束縛、融資較難等問題。未來,需要繼續把戰略性新興産業作為穩增長、穩投資、穩就業的發展重點,並通過加快啟動實施一批重大行動舉措、全面強化金融支援、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等政策措施,促進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壯大。

戰略性新興産業: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

  1.當前戰略性新興産業運作情況

  當前戰略性新興産業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2015年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産業實現較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重點行業收入和利潤增速均超過10%。其中工業部分收入增長是同期工業總體收入增速的5倍以上,工業部分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5%,而2015年上半年工業總體利潤負增長0.7%。戰略性新興産業已成為填補傳統産業下滑“空缺”、實現穩增長的中流砥柱。

  當前戰略性新興産業成為投資消費熱點。

  戰略性新興産業憑藉優異的表現成為我國當前投資和消費的熱點。2015年上半年九大類重點戰略性新興産業固定資産投資為全國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增速的1.5倍。其中,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投資增長超過50%,生態保護、資源迴圈利用等領域投資增速也超過20%。健康消費、資訊消費、綠色消費成為拉動消費的主要增長點。2015年上半年限額以上企業醫藥産品零售額累計達3679.7億元,同比增長14.5%,比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4.1個百分點。2015年上半年4G手機出貨量達1.95億部,同比增長3.8倍;新能源汽車銷售7.27萬輛,同比增長2.4倍。

  當前戰略性新興産業下一步發展後勁較足。

  2015年第二季度對1000余家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的調查顯示,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家信心指數和行業景氣指數均維持在較高區間。調查中47.2%的企業對自身經營狀況持樂觀態度,較第一季度提升5.1個百分點;53.5%的企業對所在行業景氣狀況持樂觀態度,較第一季度提升5.8個百分點。37.5%的企業表示當季投資狀況較第一季度上升,47.2%的企業表示當季研發投入狀況較第一季度上升,分別較第一季度提升10個百分點和12.3個百分點。

戰略性新興産業: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

數據來源:2015年中國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報告

  2.當前經濟環境下戰略性新興産業將持續引領發展

  目前,中國經濟正步入發展新常態,經濟增速處於下行週期,但戰略性新興産業業績實現逆勢上漲,培育了一批新的增長點,支撐了經濟實現平穩增長。從A股上市公司來看,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已經成為重要組成部分,並成為支撐上市公司總體業績發展的重要力量。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844家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2015年第一季度新增19家,達863家,佔上市公司總數的32.4%,比2014年年底提升0.9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公司在創業板、中小板、主機板分別有278家、246家、339家,佔比分別達64.8%、33.1%、22.8%。2015年第一季度,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公司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增速達16.0%,大幅高於上市公司總體。同時,大量利好政策刺激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公司重點領域高速增長,呈現全面發展格局。此外,近年來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公司研發投入持續提升,領軍企業不斷涌現,顯示出強大的發展後勁,將在未來發展中繼續發揮更加重要的引領帶動作用。

  1)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公司發展快、效益好

  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依然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第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速降至7.0%。受經濟下滑拖累,上市公司整體經營業績表現不佳,第一季度營收增速為-0.01%,較上年同期下滑了7.0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作為經濟發展新力量的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公司經受住市場的考驗,業績表現良好,成為支撐總體發展的重要力量。2015年第一季度,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公司實現營收達4449.6億元,同比增長16%,較上年同期提升5.1個百分點,且連續10個季度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而上市公司總體持續下滑,僅維持個位數增長,兩者增速差逐年加大。2015年第一季度,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公司實現利潤總額達366.7億元,同比增長26%,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10.4個百分點,且上升趨勢明顯,增速達上市公司總體利潤增速的5倍以上。

  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公司呈現全面發展格局。自2014年以來,戰略性新興産業營收均實現逆勢增長,重點産業業績表現良好,呈現全面發展格局。具體來看,節能環保産業在利好政策帶動下迎來快速增長,營收增速持續擴大,2015年第一季度達27.7%,較2013年增速翻番,居於七大産業首位;資訊消費爆髮式增長支撐了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營收持續快速增長,2015年第一季度其營收增速達18.6%,與2014年基本持平,較2013年提升6.7個百分點;在軌道交通裝備、航空航太等領域帶動下,2015年第一季度高端裝備製造産業營收增長17.5%,較2014年略微下滑,但增速仍列第三位;新能源産業實現較快增長,2015年第一季度營收增速為12.1%,但受風電産業業績下滑的影響,增速較2014年下滑8.4個百分點;生物及新材料産業實現平穩較快增長,2015年第一季度營收增速分別為10.6%和10.2%。

戰略性新興産業: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

  在中車長客高速動車組製造中心,工人使用氣墊船搬運一輛高速動車。新華社記者 張楠攝

  2)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公司發展後勁足

  領軍企業不斷涌現,産業帶動作用明顯。

  近年來,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公司中領軍企業不斷涌現,形成一批在世界範圍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領軍企業。2014年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公司中當年營收超過50億元(全部上市公司營收前25%)的公司數達132家,比2013年增加15家。部分企業已成為行業內世界頂級企業。例如,金風科技是全球市值最大的獨立風電設備供應商,建有亞洲最大的風電場;中集集團打造的第七代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達到了世界海洋工程裝備製造領域的先進水準;華為、中興等公司智慧手機出貨量躋身世界前列,在全球通信産業界樹立起中國品牌。

  研發投入大幅提升,積蓄産業發展後勁。

  2014年以來,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公司進一步增加研發投入,強化創新驅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發展後勁。2014年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公司平均研發投入達到了1.39億元,較2013年提高了25.2%,平均研發強度(佔公司營收的比重)達到了4.24%,明顯高於上市公司總體平均1.03%的水準。具體來看,共有342家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公司研發強度超過了5%,這些企業的數量超過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公司總數的40%。

  3)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公司發展將步入提速期

  投資規模加速攀升。戰略性新興産業利潤豐厚,發展前景很好,因此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公司固定資産投資也保持了快速增長態勢,2015年第一季度末,戰略性新興産業上市公司固定資産凈值達973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6%,增速明顯高於上市公司總體10.7%的增長水準。2011年以來,固定資産凈值逐年攀升,平均增長率達到20.9%。

  增發募資加速擴張。近年來,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成為資本追逐的熱點,相關上市公司通過增發募集資金實現加速擴張。2014年共有137家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實施增發,佔同期實施增發上市公司總數的36.1%。2015年第一季度共有54家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實施增發募集資金,佔同期實施增發上市公司總數的45.0%,提升了8.9個百分點。

戰略性新興産業: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

  3.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

  管理創新跟不上産業發展步伐。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創新活躍,現有管理方式不適應的情況還大量存在。在生物領域,企業密集反映新藥和醫療服務準入問題突出。一是目前有上萬種藥品排隊候審。二是我國在基因檢測等新型醫療手段方面具備較強技術實力,但目前還難以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應用。三是在一些省級招標中,醫療器械國內和進口分組招標,導致自主創新産品受到不公平待遇。在新能源領域,光伏市場轉好,但光伏生産被列入産能過剩行業,企業難以融資。同時,企業反映光伏補貼拖欠情況增多。風電棄風現象長期存在,2015年1—6月全國棄風電量175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01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達15.2%,同比上升6.8個百分點。

  融資難題亟待解決。直接融資比重小,主要依靠銀行貸款來間接融資是新興産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從2015年年初到6月底,21家主要銀行機構新增貸款餘額為1304億元,遠遠不能滿足同時間段戰略性新興産業萬億元投資需求,且增速低於同期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增速。2015年第二季度對1000家左右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典型企業的調查中,企業反映融資難是當下最為關注的問題。調查顯示,2015年第二季度戰略性新興産業的資金運作景氣指數低於2014年年底水準,並且融資景氣指數較第一季度有所下滑。

  市場環境仍需完善。從海外市場看,中國新興産業全球化發展環境不容樂觀。例如,2014年年末,美國公佈第二起對華光伏雙反案裁決,根據美方裁決,中國企業需交稅率大幅上升,這將對中國光伏出口造成較大打擊。從國內看,智慧財産權保護力度不足已經成為影響創新産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深圳邁瑞等企業反映創新型醫療器械等産品經常被抄襲,同時維權成本高,影響企業創新積極性。此外,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來彌補自身技術短板,也成為戰略性新興産業進一步發展的必要條件,急需加大相關工作力度,加速國際化創新體系建設。

戰略性新興産業: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

  3月18日,一輛國産新能源電動汽車的車主在使用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的充電樁為汽車充電。新華社記者 劉潺攝

  4.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急需的政策措施

  當前,國際産業分工格局正加快調整,加快産業結構向中高端轉型任務迫切。

  戰略性新興産業是産業結構升級的主要方向,也是新的經濟增長點,直接關係到經濟發展的提質增效。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要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作為穩增長、穩投資、穩就業的發展重點,進一步採取措施,加快發展。

  加快啟動實施一批重大行動舉措。加快論證,啟動實施新型醫療惠民、新能源、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等一批重大行動舉措,培育一批新增長點,引領經濟社會發展。

  全面強化金融支援。一是支援符合條件的企業債權融資,在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區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二是通過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發展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和産業投資基金。三是推進股票市場註冊制改革,設立戰略新興板。四是拓寬企業間接融資渠道,探索建立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新能源等行業的支援力度。支援政策性銀行加快業務創新,促進投保貸聯動。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張家口新能源綜合應用試點等工作,使新興産業集聚區成為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的先行軍。建立便捷高效的新藥和醫療器械審批監管方式。加快低空空域開放試點,解決新能源領域棄風棄光問題,改進網際網路、金融、環保、文化、教育等領域的監管,實行更開放更合理的準入政策。加快制定出臺信用體系、眾籌等領域相關法規和制度。

  強化需求側政策引導。一是在國際規則允許範圍內,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品和服務的政府採購力度。二是加強充電設施、寬頻網路、基因測序服務體系等的建設。三是通過融資租賃、保險補償等方式促進首臺套、首批次産品與服務的推廣應用。

  加強國際合作。一是建立國際化研發體系,實施新興産業全球創新網路計劃,大力引導企業在全球研發優勢地區設立研發機構。二是研究發佈戰略性新興産業國際化指數,推動利用全球資源。三是通過建設一批新興産業海外基地,設立國際合作機構、國際化創投基金和並購基金等方式,加強重點國家新興産業領域國際合作,在更高層次上實現開放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