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重慶十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快速起跑

  • 發佈時間:2015-12-08 21:30:56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為貫徹落實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重慶市十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快速“起跑”。今年1~9月,重慶十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實現産值1450億元,同比增長29%,經濟增長“新引擎”作用逐步顯現。

  去年下半年,重慶根據國際産業技術的發展趨勢和“中國製造2025”,結合重慶實際出臺了《關於加快培育十大戰略新興産業集群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0年,十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總量將達到1萬億元以上。《意見》出臺後,又相繼出臺了單項産業發展規劃和工作推進計劃。從今年前三季度發展情況看,全市十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已經實現良好開局,其動力來自五個方面。

  集群發展助推産業規模快速壯大

  整機與配套並重、生産與服務並舉、産業空間集中的集群化發展,是重慶加快培育十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基本路徑。

  構建優勢産業鏈條。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上中下游産業鏈集群,實現同類産品同類企業加速集聚。比如開工康寧公司玻璃基板項目,與現有的京東方、惠科、富士康,初步構建起上下游完整、國有民營外資齊聚的平板顯示産業體系;引進晶片項目,與超硅科技、奧特斯、西南整合、SK海力士、中航微電子等形成多規格、全流程的積體電路産業體系。

  推動製造業與服務業良性互動。發展機器人融資租賃,積極助推産品市場開拓,重慶華數公司、重慶廣數公司機器人産品快速放量。加快物聯網技術在工業、農業、交通、醫療、安防、環保等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入應用,同步促進産業發展與社會進步。

  引導新興産業空間集聚。初步形成了兩江新區(電子核心部件)、永川(機器人及智慧裝備)、南岸(物聯網)、涪陵(頁巖氣)等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區。

  重大項目夯實産業發展後勁

  重慶根據研究編制的各戰略性新興産業規劃,按照完整的産業鏈策劃重大項目庫。由於具備“三個三合一”開放平臺、“1+2+7+36”開發區載體等方面的綜合比較優勢,滾動實施了一批重大項目。

  新簽約同方碳産業園、南韓LG工程塑膠等項目27個;奧特斯二期、惠科整機等34個項目實現開工;華峰己二酸、MDI一體化等18個續建項目加快建設;京東方液晶面板、長安鋰電池包等25個項目實現投産。

  創新驅動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重慶市探索推廣頁巖氣開發“井工廠”模式,大幅降低了鑽探成本、縮短了鑽探週期,商業價值進一步提升,目前日産能已達1300萬立方米,已形成50億立方米年産能。力帆汽車全面啟動新能源智藍計劃,通過網際網路與物聯網將人、車、道路、電池、能源互聯互通,在帶動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同時,實現減少碳排放、緩解城市擁堵。西南鋁汽車鋁板在整車企業開展中試,預計明年將形成1萬噸産能。

  互動融合促進傳統優勢産業提檔升級

  推進傳統産業與新興産業互利共贏,是重慶市加快培育十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重要途徑。

  重鋼浦項冷軋鍍鋅項目,與現有企業將共同形成高強汽車鋼生産能力,有力助推重慶汽車産業提檔升級。此外,重慶市還著力促進本地液晶面板、手機鋁合金材料在智慧終端企業的規模應用,進一步完善電子資訊産業本地配套體系;推動地産機器人、數控齒輪加工生産線等在重點行業應用,提升裝備製造業智慧化水準;推動頁巖氣在天然氣化工企業的廣泛應用,助推化工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

  完善投融資體系強化戰略性新興産業資金保障

  針對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資金密集與技術密集于一身的特點,重慶市組建了800億元的戰略性新興産業股權投資基金。

  戰略性新興産業股權投資基金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決策、防範風險的運作原則,以股權投資方式主要投向十大戰略性新興産業有明確預期收益或經濟效益的項目,以及最具活力的成長型企業,促進資本與技術的融合,提升戰略性新興産業整體發展水準和核心競爭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