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安徽財政: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

  • 發佈時間:2015-10-15 10:22:47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轉變過去財政資金投向單個項目的思路,立足整個産業,強調規模效益,安徽在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發展試點建設中嘗到了甜頭,找到了今後一段時期提升戰略性新興産業競爭力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安徽省從2013年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區域集聚發展5個試點省份之一以來,主要發展新型顯示和機器人兩個戰略性新興産業。安徽省財政廳廳長羅建國介紹説,試點産業集聚化建設成效明顯,2014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産業規模以上企業産值8378.9億元,佔全部規上工業比重的22.6%,同比增長22.5%,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高11.1個百分點,對全省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40.3%。其中,電子資訊産業增加值增長43.8%,對全部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13.8%,居40個行業之首。

  在此基礎上,今年4月,安徽省提出通過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發展基地,進一步加快省內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同時明確提出,要加大財政投入,每年投入20-30億元規模專項資金,並通過財政注資、引進社會資本等方式,籌建規模達到500億元的高新技術産業基金。

  集聚試點建設成效明顯

  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發展基地是指在相對集中的區域,匯聚産業配套完備、創新優勢突出、區域特色明顯、規模效益顯著的産業群體。建設新興産業聚集地,是推進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的強大動力。為發揮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引領帶動作用,安徽省將新型顯示和機器人作為試點産業,在合肥、蕪湖、蚌埠、馬鞍山四市重點開展集聚試點建設。

  記者從合肥市財政局了解到,目前合肥市新型顯示産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建設情況良好,發展潛力巨大。集聚區內擁有一大批盈利能力良好的龍頭企業,一大批新型顯示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在建和新建重點項目67個,總投資超過700億元;新型顯示産業鏈日趨完善,擁有上下游包括液晶玻璃、光學膜、筆記型電腦、液晶電視、智慧手機等一大批配套企業,已經成為國內面板産能最大、産品線最豐富、技術水準一流的聚集發展區。數據顯示,合肥市新型顯示産業區域集聚發展基地2012年産值為200億元、2013年達到497.7億元、2014年達到828.2億元,3年翻了兩番。在京東方10代線及美國康寧玻璃基板項目建成後,合肥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平板顯示産業基地。

  據介紹,在機器人産業方面,蕪湖市鳩江經濟開發區以電子資訊等産業為基礎,建成集聚機器人系統整合企業的機器人産業園;合肥市已經形成智慧製造研發、設計諮詢、核心裝備製造、系統整合、投資運營等全産業鏈工業體系;省內兩年內機器人産業新建重點項目81個,累計總投資達到131.55億元;一大批國內外機器人整機、關鍵零部件、系統整合、服務機器人等産業鏈關鍵環節的龍頭産業落戶集聚區,形成日趨完整的機器人産業鏈;技術研發方面,安徽目前已經擁有多個機器人實驗室、研發中心、省外知名大學學者工作站、機器人檢驗檢疫中心等眾多科研機構和研發平臺,並與産業公司開展合作,推進機器人技術研發産業化。

  通過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區域集聚試點工作,全省建設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2015年4月,安徽省決定再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發展基地。在基地項目選擇上,以戰略思維為導向,立足現有,放眼前沿,把産業領域、産業基礎、龍頭企業、創新能力、支撐項目等作為重要條件,在現有各類園區中通過申報、比評,最終選定了14個集聚發展基地。

  記者了解到,安徽省新興産業基地實施方案對入選基地發展目標提出了明確的規定,到2017年,單個基地的産業鏈上下游企業總産值將達到500億元或3年(2014—2017)翻一番,稅收累計增長不低於50%。到2020年,單個基地的産業鏈上下游企業總産值超過1000億元或3年(2017—2020年)再翻一番,稅收累計增長不低於30%。

  基地獲批後,14個基地所在市政府要與省裏簽訂“軍令狀”,明確工作目標和責任。每年委託第三方對基地建設推進和産業發展情況進行考核評估。“對於評估結果優秀的基地我們要加大資金支援,連續兩年不合格的基地就會被摘牌。有了這種優勝劣汰、動態調整機制,産業基地建設就能更好地推進了。”羅建國説。

  不斷升級財政支援方式

  記者從安徽省財政廳經建處了解到,安徽省對戰略性新興産業的財政支援政策從2010年開始起步,資金規模逐漸擴大,支援對象也經歷了從直補企業到支援産業基地建設的重大變化。

  為支援戰略新興産業發展,安徽省在2010年—2014年,安排先期財政資金投入45億元。其中,2010年省財政一次性安排20億元撥付給17個省轄市,每個市獲得1億元,用於建立戰略新興産業專項引導基金;省級留用3億元,用於參股省級設立的風投、創投基金。省財政每年還安排5億元設立戰略性新興産業專項資金,直接支援相關企業發展。補助方式也在不斷變化,2010年主要採用直接補助,後幾年主要採取貼息的辦法。

  2013年開始,為支援國家戰略性新型産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在中央財政下撥3億元集聚試點資金之外,安徽省按照中央、省、市三級財政1:1:2的標準,落實配套資金,省級投入3億元,市級配套6.64億元,使集聚發展試點資金總規模達到12.64億元,並通過股權投入、項目投入等方式帶動社會資本830億元,實現了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放大效應。同時加大整合力度,省戰略性新興産業、創新型省份、高技術産業化、首臺套、技術改造等各類産業技術研發與産業化專項資金都向集聚試點傾斜。

  根據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産業基地建設方案,省財政將大幅加大投入,2015年—2020年期間,每年向戰略性新興産業基地投入20—30億元專項資金,用於支援基地重大項目建設、新産品研發、關鍵技術産業化、重大技術裝備和關鍵零部件及新工藝示範應用、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和第三方檢驗檢測平臺建設。

  此外,省高新産業投資基金規模將擴大到500億元,主要通過國有出資、管理機構募資及社會化籌資方式,分期到位。按照基金定位,主要投向文化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智慧語音、雲計算大數據、電子資訊、新材料、公共安全等新興産業發展。基金管理突出專業化,健全基金內部法人治理結構,在基金運作上堅持市場化,以求取得實效。

  日前,安徽省召開了全省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動員大會,提出以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為突破口,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研究通過了《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行動計劃》,並提出了四大發展目標、十大重點工程、五大保障措施。安徽省財政廳進一步細化工作舉措,將涉及財政的目標任務進行分解,明確財政工作重點和工作舉措,並結合實際推進,做好整合財政支援産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援戰略性新興産業聚集地發展等相關工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