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2月份CPI再度邁進2時代 分析人士:無滯脹風險

  • 發佈時間:2016-03-11 07:16:3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許岩  責任編輯:王斌

  寒冷天氣和春節假期消費等季節性因素,推動中國2月CPI再度邁進“2時代”。

  國家統計局1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3%,同比漲幅比1月擴大0.5個百分點,為2014年7月以來最高;2月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跌4.9%,降幅為8個月來最窄。分析人士指出,雖然CPI漲幅超出預期,但CPI缺乏持續大幅上漲的動力,目前擔憂滯脹風險無必要。

  “2月CPI由上月1.8%上漲至2.3%,主要受天氣和春節因素影響,肉菜價格超季節性上漲,帶動食品價格大漲至7.3%,非食品價格亦小幅上漲1%,考慮到權重調整,如按舊食品權重計算,2月CPI漲幅應在2.9%。”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指出。

  儘管業內對2月份CPI走高是受春節因素和天氣導致食品價格大幅上漲的判斷較一致,但業內對中國經濟滯脹的擔憂不斷。姜超指出,歷史經驗表明,中國狹義貨幣M1增速對CPI存在高度的相關性,從時間看領先半年左右,2015年下半年以來M1高增,意味著年內通脹或持續回升。政府加大2016年貨幣財政刺激力度以及下調GDP增速,極有可能推動通脹上行,要警惕滯脹風險。

  但招商銀行資産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目前擔憂滯脹風險尚無必要,在經濟出現實質性好轉前,需求不振將持續對通脹構成制約,滯脹前景的可能性較小;雖然通脹底部抬升可能對貨幣政策帶來擾動,但形勢倒逼下寬鬆進程不會結束。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彭興韻指出,目前,唱空看衰中國經濟的悲觀預期相對較多,但從另一個方面看,在價格水準有所上漲的過程中,企業盈利狀況有望改善。這對於經濟來説是一個積極信號。我國潛在增長率已經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要繼續保持高增長肯定不現實。價格水準趨穩,對經濟增長率的趨穩是有幫助的。

  “雖然CPI漲幅超出預期,但我們還不能用滯脹來描述中國經濟。”彭興韻説,未來價格走勢究竟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此外,分析人士大多判斷CPI缺乏持續大幅上漲的動力。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宏觀研究員趙慶明認為,2月份CPI衝高至19個月新高,主要受季節因素和自然因素的雙重影響,預計不可持續,CPI整體漲幅在三四月份可能會回落。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分析説,往年過完春節,蔬菜、鮮果價格就會回落。不過,今年的蔬菜價格目前仍未見明顯回落,這也進一步説明蔬菜價格波動主要受寒潮的影響。進入三四月份以後,隨著市場供給回升,CPI漲幅有望回落。

  同日公佈的2月份PPI同比下降4.9%,降幅收窄0.4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3%。工業生産者購進價格環比下降0.5%,同比下降5.8%。彭興韻認為,一些大宗商品價格前期下降幅度較大,已經降無可降。今年1月初,原油價格跌至低位後反彈,帶動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中國的去産能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供給面的變化,促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短期走強。此外,全球經濟政策持續寬鬆,促進了大宗商品價格回暖。

  “總的來看,目前的貨幣政策有助於推動PPI持續改善,這也將帶動CPI上漲,使價格總水準總體上漲。”彭興韻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