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稅務總局:今年營改增全面推開 減稅力度前所未有

  • 發佈時間:2016-03-11 07:11:13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李麗輝 吳秋余  責任編輯:王斌

  今年全面推開營改增,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兩個“硬指標”:一是自5月1日起,營改增在剩下的四大行業建築業、房地産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全面推開;二是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3月8日,本報記者採訪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

  營改增將釋放巨大改革紅利,工作任務已倒排工期、抓緊準備

  “今年營改增全面推開,減稅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改革紅利,必將為中國經濟注入新的強大動力。”王軍表示,5月1日營改增全面推開,改革任務和工作量相當繁重。稅務總局已經根據改革進程倒排工期,對營改增任務分解下達。

  工期最近的一項排到3月9日。稅務總局通知要求,3月9日前各地國稅地稅建立聯席工作機制,研究制定徵管業務銜接方案;4月28日前完成試點納稅人交接、應用系統及數據準備等工作。同時,對四大行業的稅負情況,財稅部門在營改增方案中也作了充分考慮。

  全面營改增進入“倒計時”,四大行業營改增將涉及近千萬戶納稅人,佔原營業稅收入總額的近八成。這意味著,納入營改增後,不但四大行業整體稅負有很大幅度的降低,其他行業的稅負也會進一步降低。

  消費持續增長、結構升級,成為拉動經濟的“火車頭”

  “中國經濟的新動力,不僅僅來自營改增。實際上,中國經濟的很多新變化正在顯現,新動力正在形成。”王軍説,稅收是經濟發展的晴雨錶,下面這份新鮮“出爐”的稅收數據,很好地反映出經濟運作的真實狀況。

  2015年,我國已進入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消費拉動經濟作用明顯增強的新階段,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4%,成為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服務型消費的稅收快速增長,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教育、衛生、影視製作等行業的稅收分別增長23.8%、20.5%、27.3%和10.3%,大大高於農副食品加工業、紡織服裝、煙、酒、住宿餐飲等物質型消費行業的稅收增幅。這些數據反映出,我國居民生存物質型消費基本得到滿足,正大步向教育培訓、醫療衛生、視聽娛樂等精神服務型消費轉型升級。

  服務業佔比躍居“老大”,網際網路服務等異軍突起

  隨著結構調整的推進,我國三次産業之間的位次也在發生變化,過去佔據經濟規模頭把交椅的工業逐步讓位於服務業。2015年,服務業在國內生産總值中的比重首次佔據“半壁江山”,稅收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變化。

  2015年,全國第三産業稅收完成74531億元,同比增長7.6%,發展勢頭持續向好,稅收佔比和增收貢獻進一步提升。從稅收比重看,第三産業稅收佔全部稅收的比重達54.8%,較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比第二産業高9.7個百分點。從稅收增速看,第三産業稅收增長7.6%,比第二産業高5.5個百分點。從增收貢獻看,第三産業稅收增量佔全部稅收增量的80%,較2014年提高13個百分點。

  現代服務業異軍突起,反映出“網際網路+”相關行業在經濟轉型發展中的作用更趨明顯。數據顯示,去年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業、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三個行業稅收分別增長19%、21.2%和23.8%,佔總體稅收比重較2014年提高0.58個百分點。

  創業創新動力強勁,小微企業盈利上升

  2015年,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進,網際網路與各行業加速融合,新興産業快速增長。

  醫藥、科研和技術服務行業及新興資訊産業等行業稅收增長較快:2015年全國醫藥製造業稅收增長13%,領先製造業整體稅收增速7個多百分點;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稅收增長13%,大大領先於製造業整體稅收增長水準;全國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稅收增長21.2%,其中北京、廣東、上海和浙江等主要集聚區份額佔全國的74%。

  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得益於國家密集出臺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小微企業負擔減輕,發展活力增強。

  2015年一至四季度,小型微利企業盈利面分別為22.38%、22.54%、22.85%和28.92%,經營總體上保持穩定向好。廣東、江蘇、浙江三省小微企業佔全國總數的1/3,小微企業戶均減免企業所得稅6000元。到2015年底,全國辦理稅務登記的小型微利企業約1174萬戶,去年新辦255萬戶,同比增長2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