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服務業佔比與科技貢獻率超50% 打造中國創新新境界

  • 發佈時間:2016-02-26 07:14:4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本月初,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和《關於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在強化消解過剩産能預期的同時,有關下崗失業潮的擔憂也開始出現。但從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科技進步貢獻率等指標來看,經濟結構轉型已露出曙光。這説明,陣痛中有失也有得。

  2015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1%,相對於前些年兩位數的增幅明顯回落,但仍處於工業運作的合理區間。2015年四個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6.4%、6.3%、5.9%和5.9%,季度波動幅度不超過0.5個百分點,表現穩定。從區域來看,19個省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於全國平均增速,下滑較大的省份基本上是能源、資源、重化工業佔比比較大的省份。這基本符合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政策效果預期。

  此外,2015年服務業(第三産業)佔GDP比重達到50.5%,首次超過50%,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型的趨勢更加明顯。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0.9%增加到55.1%。一方面,科技創新支撐産業轉型升級,重大科技項目形成了新産能,區域創新更加活躍,形成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另一方面,創新支援政策的帶動和放大效應逐步顯現,全社會科技資源配置方式發生重大變化,企業自主創新模式佔據主導,有力地促進了新動能的增長,産生新的經濟增長點。

  總體來説,2015年是國內外形勢錯綜複雜且多變的一年,但是中國經濟頂住各種下行壓力,在保持經濟各方面平穩運作的同時,還在結構調整轉型中取得了相當的成果。這一成績來之不易。

  而對於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可能引發下崗失業潮的擔憂似乎不無道理,坊間也流傳有100萬人至300萬人將失業的測算。但回顧這幾年經濟下行壓力下,我國就業形勢遠好于預期。2015年GDP增速跌破了7%,相應地,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05%,全面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的目標。同時,上述針對鋼鐵和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的相關文件也明確,將加強獎補支援,設立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統籌對地方化解過剩産能的人員分流安置給予獎補。同時,通過挖掘企業內部潛力、內部退養等方式,著力做好職工安置工作,努力減少下崗工人數量。

  而且,正在不斷崛起的服務業和科技轉化形成的新工業,在創造新産能的同時,也將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吸納更多就業人口。所以,去産能動作不會導致“失業潮”。

  今年以來,國務院進一步簡政放權,針對服務貿易、農村電商、雙創工程、“網際網路+”、工業金融支援等多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和措施,既便利了投資與創業,也是對前期調結構成果的維護和推進,並更加注重産業間,區域間的協調和協作。

  在消解過剩産能的同時,新的産能正在形成,並且逐步壯大。這是我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走的路,而以創新驅動引領的新的經濟結構正是我們所要達到的境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