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國臺辦國開行十年向臺企發放貸款逾1500億

  • 發佈時間:2016-02-05 16:50:02  來源:新華社  作者:趙博  責任編輯:王斌

  國臺辦“攜手”國開行十年向臺企發放貸款逾1500億元

  記者5日從國務院臺辦獲悉,國臺辦與國家開發銀行兩度簽署合作協議,跨時10年,國開行累計承諾融資總額1100億元等值人民幣支援大陸台資企業發展,截至去年底累計發放貸款逾1500億元。

  為緩解臺商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05年9月7日,國臺辦與國開行簽署《支援台灣同胞投資企業發展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2012年7月18日,為助推兩岸企業發展和共同走向國際市場,雙方又簽署《促進兩岸經濟繁榮與企業共同發展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自2005年9月至2015年底,國開行共向台塑化工、台灣水泥、友達光電、奇美電子、尖點精密製造、聯眾不銹鋼、超準石油等項目,及液晶面板、現代農業、食品加工、旅遊文化等行業1130多個大陸台資企業投資項目發放貸款超過1500億元等值人民幣,為改善臺商經營環境,推動台資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大額、穩定、持續的融資支援。從貸款情況來看,投向産業類項目佔比75%,投向涉臺園區基礎設施類項目佔比25%;長三角珠三角地區貸款分別佔比47%和19%,京津冀地區佔比4%,海峽西岸核心區佔比24%,河南、四川、重慶等其他地區佔比6%;中長期貸款佔46%,流動資金貸款佔54%。

  10年間,國開行將“融資”與“融智”相結合,建立台資業務專項工作機制,與地方政府共同打造台資企業金融服務平臺,其中特別是為平潭綜合實驗區的開放開發和“兩岸同胞共同家園”建設提供了400億元融資總量支援;制定了一系列專項管理文件和支援兩岸經濟功能區加快發展建設的指導性文件,提高分行貸款審批許可權,簡化審批流程,優先配置貸款規模,實施綠色通道、專項考核等信貸政策,努力擴大社會融資總量。

  國開行還結合自身特點及地方政府合作優勢,創新融資模式,包括:以“基礎設施+産業集聚”綜合開發模式加大融資支援,向富士康工業園區配套生産設施項目提供貸款40多億元,向南京江寧台灣農民創業園13家台資企業的高效農業項目提供貸款7000萬元;建立批發性資金平臺,相繼與台灣仲利國際租賃公司、富邦融資租賃公司、東聯融資租賃公司等搭建融資平臺,向400多家中小臺企提供銀團貸款、融資租賃貸款;滿足台資企業産業鏈一體化發展需求,開發“統借統還+母公司擔保”的供應鏈融資模式;與蘇州工業園區的“中新創投”共同設立創業基金,擴大對科技型中小臺企的創業支援,等等。

  此外,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國開行主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中小臺企一年期人民幣貸款平均執行率為5.65%,低於金融同業15至20個百分點的水準。同時,通過表外銀團貸款、信託、租賃等方式,年均引導25億元人民幣社會資金支援台資實體經濟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