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聞 > 調查報告 > 正文

字號:  

近四成人認為春晚吸引力逐漸降低:已成“雞肋”

  • 發佈時間:2016-02-05 14:32:01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年味兒”越來越濃,已經有不少人在計劃除夕的活動方案了。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1人的一項調查顯示,85.2%的受訪者會和父母一起過除夕。除夕夜,57.3%的受訪者會看春節聯歡晚會,50.9%的受訪者會和家人一起做年夜飯,45.1%的受訪者會發紅包、搶紅包。

  85.2%受訪者會和父母一起過除夕

  調查顯示,85.2%的受訪者會和父母一起過除夕,10.3%的受訪者坦言不會,4.5%的受訪者回答不好説。

  在北京工作了3年的陳濤,這次不打算回家過春節,“全家團圓當然好,除夕不回家父母心裏也會空落落的。只是一回家,父母難免説‘你看張三結婚了、李四有小孩了’,去年過年母親就發話,這次過年要帶個女朋友回家。我覺得‘任務’沒完成,感到面對父母很愧疚,索性就不回家過年了”。

  結婚不到一年的王志明打算去妻子家過年。“因為我倆的老家隔得比較遠,7天假期如果兩家都去會非常折騰,結婚時我們就説好會一邊一年。這次先回岳父母家,我父母也很理解,結了婚就得承擔兩邊的責任,年後再找個時間一起回我家”。

  北京某高校大三學生張任(化名)表示,自己從小到大每次除夕都是與家人一起過,“最溫馨的時候就是與家人一起跨年,陪長輩做他們喜歡做的事情。雖然只有短短的一晚,但每次都有滿滿的幸福感,是我最珍貴的回憶”。

  調查顯示,受訪者不能回家和父母一起過除夕的各種原因中,工作忙,不能提前回家的原因居首,佔62.3%。其他原因還有:沒買到除夕前回家的票(37.7%)、趁過年假期出去旅行(27.3%)、在國外留學(11.0%)等。

  過半受訪者除夕夜會看春節聯歡晚會

  陳濤告訴記者,這個除夕他需要在單位值夜班。“除夕夜單位會發‘慰問紅包’,還有‘年夜餃子’, 也年味兒十足”。他還表示,看了這麼多年家鄉的煙花,這次還挺期待在單位大樓裏看北京的煙花。

  王志明坦言,陪父母過了二十幾年的除夕,這次不能在他們身邊還是有點失落。不過他也很好奇妻子老家一些過年的民俗。“我聽她説起她家過年的一些習俗,感到南方和北方很不一樣。能去她長大的地方體驗一下,認識一下她的親人和朋友,也是我希望的”。

  在一傢俬人建築公司工作的楊軒年底提前放假,他計劃帶上女友和家人出去旅遊。“每次過年都是飯局、酒局、聚會、串門等‘規定動作’,不免有點無聊,最後搞得‘每逢佳節胖三斤‘,過得比上班還累。出去旅遊剛好可以調整一下心情去上班”。

  大家都打算如何過除夕?調查顯示,看春節聯歡晚會(57.3%)、和家人一起做年夜飯(50.9%)、發紅包搶紅包(45.1%)是受訪者最熱衷的3個項目。其他依次為:給親人朋友送祝福(42.7%),陪父母打牌、搓麻將(37.2%),等新年鐘聲放鞭炮(26.6%),與家人“侃大山”(24.2%),約朋友狂歡守歲(17.8%),看電影、追劇(16.0%),出去旅行(10.1%),去寺廟“燒頭香”(6.3%)等。

  張任表示,這些年除夕夜,他家的必備項目是搓麻將。“奶奶最愛玩麻將,因為年紀大了,平時很少出去玩牌。過年大家就聚在一塊,陪奶奶打牌,為了讓奶奶胡牌高興,我們家人都練成了‘老千’”。他説,自從他的爺爺走後,奶奶的身體就大不如前了。“麻將是奶奶一生的樂趣,每次打麻將她都很開心。醫生也曾説,我們多陪她老人家、做她喜歡做的事對她大有好處”。

  杜冰(化名)在北京某事業單位上班,説起除夕活動,她笑著説:“除夕夜,我家都會吃羊肉餡餃子,寓意新的一年‘洋氣’。我爺爺不吃羊肉,家人會準備牛肉餡餃子。但是老人年紀大了,有時牛羊肉分辨不清,即使偶爾吃到了羊肉餡的,也還是吃得很開心。”對於除夕夜必備活動,她直言看春晚是“重大項目”。“一家五口在一起看春晚,還要加上我家的小狗佳佳,它怕鞭炮聲,每年春節都一定守在屋子裏”。

  42.5%受訪者表示春晚是過年的必要“儀式”

  春晚是每年必上的“除夕大戲”,王志明表示,看春晚是他除夕必做的事情。“一家人聚在一起看著春晚共話團圓,這就是年味兒。我對春晚語言類節目期待較高,老婆是南方人,對清一色的北方特色小品不是很感冒,她喜歡看歌舞類節目和明星”。

  陳濤坦言,近幾年春晚對他的吸引力逐漸降低。“春晚面對的是全年齡段的人群,會做成拼盤的形式。但問題是不同年齡的人關注層面不同,並且觀眾的整體欣賞水準一年比一年高,這讓春晚的製作難度非常大”。同時他也表示,除夕夜看春晚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沒有春晚的除夕我會覺得沒意思”。

  楊軒表示,春晚基本上是一年來搞笑段子的再現、大事項的總結,有的帶來哭笑不得的效果,有的則有深刻的教育意義。“我們今年過年雖然打算出去旅遊,但回來春晚這‘年夜飯’一定會補上”。

  對於每年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42.5%的受訪者表示春晚是過年的必要“儀式”;38.6%的受訪者坦言各類晚會常有,春晚的吸引力逐漸降低;38.3%的受訪者直言“食之無味,棄之可惜”;32.8%的受訪者認為春晚舉國收視、上下同樂,已成民俗傳統;26.6%的受訪者表示年年失望,年年看;26.5%的受訪者表示父母看,自己就陪著看;15.1%的受訪者表示看不懂小品相聲的“段子”,沒意思;9.3%的受訪者把春晚當作吐槽逗趣的對象。

  受訪者中,00後佔0.6%,90後佔23.7%,80後佔48.0%,70後佔19.6%,60後佔6.2%;男性佔47.5%,女性佔52.5%。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