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一號文件再次聚集農業:不提産量重視品質

  • 發佈時間:2016-01-28 07:12:1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余勝良  責任編輯:王斌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再次聚集農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昨日發佈。專家認為,本次再提農業和以往最大不同是不再提農業産量而是重視品質,從重視三農問題到以農民為主體。

  中央連續13年發佈以“三農”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2013~2016年,中央1號文件主題均為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十三五”規劃建議中農業部分也首先明確“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

  今年的一號文件全文約1.5萬字,共分6個部分30條,包括:持續夯實現代農業基礎,提高農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加強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推進農村産業融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推動城鄉協調發展,提高新農村建設水準;深入推進農村改革,增強農村發展內生動力;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指導。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表示,2015年提到農業數量和品質雙安全,2016年一號文件去掉了産量,著重提品質。

  這就牽涉到産能過剩,也就是供給側改革問題。鄭風田認為,過去産業補貼政策以單純增産為導向,産量高和收入高相掛鉤,未來農民收入要和産量脫鉤,按照收入目標來進行補貼,這方面美國有過嘗試,退耕還林的效果也不錯。

  鄭風田表示,供給側改革重要是提高品質和效率,“中國糧食産量過剩,生産了大量非優質農産品,現在國人需要的已經不是吃飽,而是吃好吃健康,未來要多生産有品質的健康産品,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

  資深種業人士劉石認為,中國早在1991年就實現糧食自給並有所盈餘,糧食安全早就不是問題,産業政策早就該調整了,産量低並不代表産值低,也不代表農民收入低。

  “有些品種早該淘汰了,比如早秈稻品質不高,沒人願意吃,只能做米粉或者酒精,而一些優質大米的産量不高,帶給農民的收入卻非常高。”劉石表示,單純的産量思維不利於産業和市場發展,應該以提高效率和農民效益為導向。

  去年中國糧食價格大跌,糧食庫存高漲,農戶收入大跌,業內人士認為産量導向已不合時宜。

  文件指出,把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增進農民福祉作為農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發展新理念破解“三農”新難題。

  鄭風田表示,以前是聚焦“三農”,這次則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增加農民收入,“在這方面,日韓有不少可借鑒的經驗,可以增加産業鏈條,實現産業融合,比如農民介入加工環節,從而提高收入。”

  綠色農業的提法首先出現在十八屆五中全會,這次也出現在一號文件中,顯示出中央重視品質和可持續發展思路。而一號文件所提到的農業産業融合,國家發改委去年已發文件進行支援,預計今年會有具體補貼政策出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