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國企商業類公益類劃分落定 過剩行業除僵屍再提速

  • 發佈時間:2015-12-30 07:23:39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馮彪  責任編輯:王斌

  12月29日,國資委、財政部、國家發改委《關於國有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的指導意見》正式公佈。《意見》明確國有企業將被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在發展方向、監管方式和考核方式上,兩類國企都將分類施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研究員袁東明告訴記者,“國企改革的關鍵是將商業類的國企推向市場、參與競爭。明確國企的功能分類,有助於推動商業類國企股權多元化改革,在經營機制和企業治理結構上也更能滿足市場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提出,商業類國有企業要依法獨立自主開展生産經營活動,實現優勝劣汰、有序進退。而且,對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要推動國有産權流轉,及時處置低效、無效及不良資産。

  在業內專家看來,過去,過剩行業的“僵屍企業”可能頂著國有企業的“光環”而難以及時退出。如今,對商業類競爭行業的國有企業來説,接受市場競爭、優勝劣汰或將成為常態。

  分類施策避免“一刀切”

  目前我國的國有企業數量仍在15萬家以上,由於沒有明確的功能界定和分類,國有企業經常面臨發展方向不清、監管考核方式缺乏針對性的問題。

  在袁東明看來,國有獨資企業和一些市場化程度已經很高的國有企業在功能定位、發展方向都有差異,以前“一 刀切”的改革、監管方式實際上造成了很多不公平。

  此次《意見》明確,將根據主營業務和核心業務範圍,將國有企業界定為商業類和公益類。袁東明告訴記者,“目前來看,中央企業基本上都應屬於商業類國企。其中也可再劃分出競爭領域的國企和重要行業、關鍵領域國企。公益類國企主要集中在地方上,例如城市的水務、供熱等公司。”

  《意見》顯示,未來在改革、發展、監管和考核上都將分類施策。對於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要積極引入其他資本實現股權多元化,加大改制上市力度,著力推進整體上市。對其監管和考核的重點也將集中在提高國有資本回報、規範國有資本運作、維護國有資本安全等方面。

  公益類國有企業則以保障民生、服務社會、提供公共産品和服務為主要目標,把提供公共産品、公共服務的品質和效率作為重要監管內容,考核重點則是成本控制、産品品質、服務水準等。

  商業類國企將有進有退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記者表示,對於如何組織實施分類,《意見》沒有給出具體方案,這可能還要根據各地實際選擇操作細則。

  袁東明對記者説:“分類的關鍵在於讓那些商業類的、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的國有企業真正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搞活經營機制,以市場原則參與競爭。《意見》提出著力推進整體上市,這樣才能使‘母公司’層面的經營機制和治理結構轉變。”

  《意見》除提及商業化運作、股權多元化的改革方向外,還要求實現優勝劣汰、有序進退。同時還要及時處置低效、無效及不良資産,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李錦表示,“目前國有企業在傳統産業、産能過剩行業、重化工行業分佈較多,而去産能作為明年的重點任務,意味著這些國企將有部分退出市場。”

  此外,袁東明表示,國有企業退出不僅包括企業退出市場,還應包括資本的退出。例如虧損企業通過兼併重組、盤活資産後可能還有價值,民營資本願意進入,國有資本也可以選擇退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