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中國網購能力全球第一 消費拉動六成GDP

  • 發佈時間:2015-12-29 07:26:0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雯  責任編輯:王斌

  今年,中國人在網上買了4萬億元人民幣的商品,位居全球第一。事實上,“三駕馬車”中的消費動力依然強勁。商務部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達到30萬億元,居世界第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接近60%。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説,“由投資、出口主導的需求結構在向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顯著提升。”

  “實際上從去年開始,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就已經達到60%。”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研究員趙萍告訴記者,“今年繼續保持在60%這樣一個高位,所以消費對於經濟的貢獻率位於三駕馬車之首”。

  消費拉動六成GDP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接近60%。正在佈局的商事制度改革、流通制度改革,將進一步激發消費“馬車”拉動經濟增長的“馬力”。

  今年以來,商務部開展了內貿流通體制改革發展綜合試點,選擇在上海、南京、鄭州、廣州、成都等9個城市進行試點,將在一年時間裏,在流通創新發展促進機制、市場規制體系、基礎設施發展模式、管理體制等方面形成一批可複製推廣的經驗和模式。

  近日,試點改革方案已在各試點城市發放,以上海為例,在改革方面要建立“市場決定、政府有為、社會協同”三位一體的現代流通治理模式,並將建設區域市場一體化、流通創新發展示範區、流通標準化試點、流通領域公共服務平臺、信用資訊服務平臺、市場綜合監管平臺等六項作為試點工作重點任務。

  而由國家工商總局主抓的商事制度改革,有望進一步解放市場主體,提供更為寬鬆的市場環境。統計顯示,截至11月底,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1321.5萬戶,比上年同期增長14.1%,在新設立的企業中,第三産業佔80.7%,比2014年高出2個百分點。

  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認為,2016年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將釋放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潛力。

  趙萍告訴記者,“當前中國經濟增長面臨下行壓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是穩增長的出路所在,而消費需求無疑是其中重要一環;另一方面,從市場需求的角度來看,消費需求是市場的最終需求。無論投資也好,進口也好,最終都必須得有消費需求作為保障,這些投資與進口才能最終實現它的市場價值。”

  電子商務成新引擎

  消費拉動國民經濟增長,而網購拉動消費增長。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5年網路零售額預計達到4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一。

  在北上廣深,小到美甲、外賣、按摩,大到家居、裝修、租房,電子商務的力量已經滲透進當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北京,2014年消費率已超62%,整個經濟增長的72%來自消費,消費增長的80%來自電子商務。

  “5年前,北京市民花100塊錢只有2塊錢通過網上實現的,但今年至少有16塊多錢都是通過網上支付的。”北京市副市長程紅認為,“電子商務不僅是消費增長的新引擎,也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隨著被各大電商巨頭深耕數年的一、二線城市市場接近飽和,“跨境電商”和“農村電商”成為2015年巨頭逐鹿的新戰場:跨境電商注重解決海外優質産品供給,農村電商對接農村優質産品的供給。

  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跨境網路零售交易額達4492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進口1290億元,同比增長60%,出口3202億元,同比增長40%。商務部預測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將達6.5萬億元,未來幾年跨境電商年增長率將超過30%。

  而在農村電商方面,未來的爭奪戰或更趨白熱化。“農村電商市場規模還不算大,但增速已經連續三年超過了城市電商”,在趙萍看來,“從市場潛力和發展趨勢兩方面來看,農村電商市場誘惑力很大,而且,農村電商也將在政策和技術創新推動下迎來快速發展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