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5598人因審計問題被處理 整改促增收節支5794億

  • 發佈時間:2015-12-23 07:13:47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趙鵬王碩  責任編輯:王斌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昨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作了關於2014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透露審計發現的895起違法違紀問題線索移送有關部門查處後,已有5598人被依法依紀處理。此外,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報告了規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和工作安排。他透露,一些地方政府仍存在違規舉債的問題,個別地區存在發生局部風險的可能性。

  □預算審計

  整改促增收節支5794億

  昨天,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做“關於2014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透露截至2015年10月底,通過整改促進增收節支5794.94億元;根據審計建議,制定完善規章制度5935項。審計發現的895起違法違紀問題線索移送有關部門查處後,已有5598人被依法依紀處理。>>違規發福利 40部門和單位整改2.5億

  在津補貼方面,對轉移、挪用或套取財政資金髮放勞務費、職工福利等問題,40個部門和單位採取歸還原資金渠道、追回資金、上繳國庫以及調整賬目等措施整改25365.04萬元(佔99.95%),處理5人;其餘問題正在進一步清理整改。

  同時,對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獎金、實物等問題,36個部門和單位採取退還資金、停發津補貼以及嚴格控制工資性經費支出等措施整改6439.03萬元(佔99.6%),處理17人;其餘27.38萬元正在逐月扣收,預計12月底前完成。>>房屋土地補徵土地出讓收入2262億

  在土地出讓收支方面,有關地方補徵土地出讓收入2262.46億元(佔61.7%);對違規用於彌補行政經費、對外出借、修建樓堂館所等的資金,通過歸還原資金渠道等方式整改5452.26億元(佔69.8%)。徵地拆遷補償方面,補發少支付的補償資金15.65億元(佔89.9%),收回被套取或騙取的補償資金10.12億元(佔95.7%)。

  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顯示,截至2015年10月底,有關地方整改問題金額98.89億元(佔99.8%),制定完善政策文件673個,處理149人。>>專家觀點

  本次整改增收節支增4倍

  中國審計學會副會長姜江華介紹,這次整改促進增收節支的增長幅度較大,同比增長約4倍,向紀檢監察和司法等有關部門的移送人數也增長了約2倍,促進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也增長了近1倍,體現出我國審計力度和整改力度都在持續加大,審計監督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石作用更加明顯。同時,國務院、審計部門、被審計單位及其主管部門四方面的審計責任共同體,也基本成型。

  不過姜江華也表示,雖然不少單位的問題整改都已達到九成以上,但確實也發現了一些屢改屢犯的問題。對此他建議,下一步有關部門應該加大跟蹤督促的力度,推進審計整改落實到位。這需要健全整改的檢查跟蹤機制,例如建立整改的臺賬,明確責任主體,並通過及時驗收促使其加快整改。

  姜江華還提出,目前審計及其整改點名基本還是只涉及單位,後續如果審計部門、組織人事部門、司法部門和被審計單位主管部門能進一步協調配合,還可以考慮將審計查出的問題直接點名至責任人,並考慮在向人大報告的同時,逐步向社會公告。進一步嚴格問責至個人,對於減少違規問題的出現,無疑是有利的。

  □地方債務

  一些地方政府仍違規舉債

  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昨天作“國務院關於規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工作情況的報告”,他透露,至2014年末地方政府債務餘額中,90%以上是通過非政府債券方式舉借,平均成本在10%左右,地方政府每年需支付較高的利息。同時,一些地方政府仍存在違規舉債的問題。據測算,2014年末地方政府債務的債務率為86%,風險總體可控。

  置換債券全覆蓋今年到期債務

  張少春介紹,2015年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向地方下達置換債券額度3.2萬億元,主要用於償還當年到期的地方政府債務本金。截至12月11日,各地發行置換債券3.18萬億元,完成下達額度的99%。

  今年的置換債券額度實現了對當年到期債務的全覆蓋,將被置換的存量債務成本從平均約10%降至3.5%左右,預計將為地方每年節省利息2000億元。

  此外,2015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券6000億元。截至12月11日,各地已發行新增債券5912億元,完成下達額度的99%。

  個別地區存發生局部風險可能

  對於存在的問題,財政部稱,首先是地方償債壓力較大,風險防範不容忽視。現階段在財力增長放緩、特別是土地出讓收入持續下滑的形勢下,地方償債能力下降,一些地區債務規模較大,個別地區存在發生局部風險的可能性。

  其次是違規舉債、變相舉債仍有發生,監管難度較大。一些地方政府仍然違規舉債,或為企業舉債違規提供擔保承諾等;個別金融機構繼續為地方政府違規舉債提供支援,並要求政府進行擔保。“明股暗債”等變相舉債行為時有發生,監管難度較大。

  最後是建立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任務艱巨。融資平臺公司缺乏持續穩定的經營性現金流,自身“造血”能力較弱,與政府的關係短期內難以厘清,制約了市場化轉型的進程等。>>專家觀點

  2018年前為償債高峰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當日在接受京華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受之前借貸高峰和存量高峰等影響,各地方在目前到2018年這一時段償債壓力較為沉重,屬於償債高峰期。

  王雍君提出,隨著我國基本確立從投融資平臺借貸舉債為主的方式,過渡為以地方政府發行債券為主的模式,過去那種主要靠土地質押、政府擔保的借貸方式,基本上被終結。

  但是王雍君也提醒有關部門,對於目前一些地方尚存的投融資平臺,及其正在建設的項目,後續融資問題可能反而會凸顯出來。對此國家有關部門應明確過渡政策,以便使這些項目不至於爛尾。

  在今後幾年的償債高峰期,王雍君建議有關地方可以採取出售、變現資産,或者用多期在建項目的一、二期收益等方式,來解決償債難的問題。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個人支出年內降至30%

  過去5年,居民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比重持續下降,由2010年的35.29%下降到2014年的31.99%,為近20年來的最低水準,年內有望實現降至30%的目標。昨天上午,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李斌,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進展情況。

  29省份醫保可省內異地結算

  2009年,國務院啟動了新一輪醫改,至2014年,全國財政5年間在醫療衛生方面累計支出4萬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支出累計1.2萬億元,有力支援了醫改各項重點工作。全民醫保制度基本建立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參保人數超過13億,參保覆蓋率穩固在95%以上。2014年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分別達到80%、70%和75%。

  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逐步建立。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患者經基本醫保支付後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實際支付比例不低於50%。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已救助身份不明或無支付能力的急重症患者40多萬人。29個省份的城鎮醫療保險和90%的新農合統籌地區實現省內異地就醫結算。

  通過深化醫改,醫療衛生資源總量繼續增加,服務能力明顯提高,改革紅利進一步釋放,人民群眾健康水準顯著提高,我國居民每人平均預期壽命2015年預計比2010年提高1歲。

  同時,居民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比重持續下降,由2010年的35.29%下降到2014年的31.99%,為近20年來的最低水準,年內有望實現降至30%的目標。

  □老年人權益保障

  養老金待遇普遍較低

  昨天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勝俊作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實施情況的檢查報告。檢查中發現,我國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普遍較低,城區養老機構“一床難求”,尤其是護理型、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嚴重短缺,社會力量參與養老事業嚴重不足。報告還就化解這些問題提出了建議。

  社會力量參與養老嚴重不足

  本次執法檢查發現,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普遍較低,貧困老年人救助水準有待提高,農村五保老年人分散供養和低保對象補助標準較低。而基本醫療保障仍存在統籌層次較低、跨省異地就醫結算難、大病報銷額度有限和社區衛生服務難以滿足老年人醫療需求等問題,老年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仍未解決。

  養老機構的佈局結構不合理,普遍存在城區“一床難求”,郊區農村養老院多有空置的狀況;有的地方公辦養老院的功能定位不夠明確,支援社會力量辦民辦養老院的政策措施不到位;面向失能、高齡等特困老年人的護理型、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嚴重短缺。

  執法檢查還發現,農村養老服務水準明顯低於城市,養老服務存在的問題比城市更加突出。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家庭空巢化加劇,農村老年人普遍缺乏應有的服務、照料和醫療,一旦生病或失能,生活艱難。

  此外,引導和扶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力度不夠。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與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在用地、融資、用人、政府補貼等方面缺乏統一、公正、公平政策和平等競爭的社會環境,國家規定的養老機構優惠政策難以落實。政府有關部門對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在市場準入、服務標準、定價機制等方面缺乏積極的政策引導和配套服務。

  京華時報記者趙鵬王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