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深改組首議對外開放 "準自貿區"有望沿邊境綻放

  • 發佈時間:2015-09-16 01:2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15日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六次會議,強調堅持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堅定不移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

  相關學者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會議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沿邊地區探索創新跨境經濟合作新模式”等問題的部署,將讓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準自貿區”在中國延邊地區發芽、綻放。

  此次會議是深改組首度圍繞著對外開放進行專題部署。官方會後發佈的會議資訊用四個“堅定不移”強調要實施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引進外資外來技術以及完善對外開放體制機制。

  會議還用“利用外資的政策”、“保障外資合法權益”和“為外企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的三個“不會變”來宣示利用外資是中國的長期方針。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告訴中新社記者,之所以用較大篇幅宣示對外開放的決心有兩方面原因。

  首先是要以開放促改革。習近平在此次會議上指出,改革必然要求開放,開放也必然要求改革。

  李向陽表示,通過開放衝破改革過程中的阻力是中國改革發展的成功實踐經驗。中國過去的每一輪重大改革都伴隨著開放。在改革進入深水區的當下,強調開放的主要目的就是推動國內改革。

  強調開放的另一層含義是對外界疑慮的回應。李向陽表示,近年來,中國各地開始不再給外商以“超國民待遇”,這讓一些習慣於特殊優惠政策的外商誤認為中國引資政策發生變化。但事實上,內外資待遇持平是國際通常做法。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認為,之所以強調“對外開放”,是因為中國不可能只依靠自己的市場和資源來發展,“近幾年我們對擴大內需講得特別多,但擴大內需不等於説國際市場就不重要了”。

  “連鄉下老太太都知道,手裏沒米,雞都喊不來”,梅新育表示,要讓中國的企業和産業在全球範圍內實現資源最優組合配置,要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更加公正合理,就必須先在對外開放上提供實實在在的紅利。

  而本次會議通過的《關於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意見》、《關於支援沿邊重點地區開發開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也意味著紅利早已突破“紙面”落到“實處”。

  李向陽介紹説,相比於以前在稅收、土地等事項上提供政策“胡蘿蔔”的做法,未來中國給外資創造的紅利將主要體現通,過負面清單來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告訴中新社記者,通過上海自貿區的先行先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已經被證明是可以推廣的。

  他指出,官方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通過試點積累經驗、逐步完善”的安排以及對“延邊地區先行先試”的授權,意味著上海自貿區的經驗將會越來越多地在延邊城市落地並使其成為“準自貿區”,這是中國打造對外開放“升級版”的新舉措。

  李向陽也表示,在廣東、福建和天津自貿區獲批後,上海自貿區的經驗此番將迎來第二輪的推廣。雖然官方不大可能在邊境地區設立新的自貿區,但上海自貿區經驗的核心內容將在延邊地區落地,成為推動當地發展的新舉措。

  考慮到不同的邊境城市對應著不同的國家,李向陽表示,這意味著負面清單在邊境地區的實踐中將出現明顯的區域特色。何茂春也表示,邊境對岸國情的不一樣意味著延邊城市探索創新跨境經濟合作的模式也將有所不同。

  不過,何茂春強調,負面清單對國內外投資便利的提高,對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促進以及對投資、貿易、消費和擴大就業的帶動作用將會在延邊城市得到廣泛的顯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