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延邊,創業浪潮在這裡激蕩

  • 發佈時間:2015-07-27 06:21:3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個勞務輸出大州,勞動力資源豐富。上世紀80年代以來,延邊人遠赴南韓、日本和沿海開放地區務工、創業和發展。經過多年的打拼,這些外出務工人員積累了一定的資金,掌握了大量的市場資源。

  延邊州委、州政府認識到,這些外出務工人員正在成為延邊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一支潛在的重要力量。如何有效利用這一寶貴資源,讓延邊人實現致富奔小康的夢想?延邊人把目光鎖定在返鄉創業“回引工程”上。

  家鄉是創業最好舞臺

  在延邊,昔日曾在外打拼的勞務大軍紛紛攜帶著資金或技術回鄉創業。這一“鳳還巢”現象,不僅帶動了延邊經濟社會的發展,還滿足了州裏部分留守人員的就業願望,有力促進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6月19日,兩輛載有45噸俄羅斯啤酒、飲料、食品等貨物的貨車從琿春口岸入境,這是今年以來該口岸進口的最大一批俄羅斯食品。這批貨物的主人是琿春市金角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東玲。

  38歲的張東玲,外表看起來雖然嬌小文弱,做起事情來就成了“女漢子”。據她介紹,當初選擇回鄉創業,主要是看重了琿春優越的區位優勢和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琿春境內擁有琿春口岸、鐵路口岸、圈河口岸和沙坨子口岸4個國家級鐵路和公路口岸,其中中俄琿春口岸是吉林省唯一的對俄公路口岸。“琿春作為長吉圖開發開放的橋頭堡,同時也承擔著落實融入‘一帶一路’的重要歷史使命。”延邊州開發辦副主任楊軍臣説。

  憑著自己獨到的眼光和良好的信譽,如今張東玲的金角貿易有限公司進口的俄羅斯食品受到了許多客戶的青睞,産品銷售到東北三省、北京等地,不僅許多老客戶訂貨量不斷增加,還成為眾多微商的供貨商。

  “家鄉才是我們創業的最好舞臺。”這是延邊一些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後的共同感受。

  琿春興陽水産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魁政,當初把企業從煙臺搬到琿春時,一直心存顧慮。家鄉的創業環境不像政府承諾的那麼好怎麼辦?很快,趙魁政的顧慮打消了。“琿春市拿出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援創業,我趕上了創業最好的時候。”趙魁政説,除了俄朝海域水産品品質上乘、運距短的優勢外,琿春出口加工區還具有保稅區功能。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比如拿1000萬元去進口水産品,出口加工區內如沒有保稅功能的話,可能到手的海産品只有600萬元,但是有了保稅功能我們花多少錢就能進到多少錢的水産品,這給我們省下了大筆的運作資金去發展企業。”

  破除“痛點”築巢引鳳

  有專家表示,返鄉創業者們不僅帶回了技術和市場資訊,還起到了示範、推廣作用。但創業過程中也面臨不少問題。首先,資金投入不足,缺乏金融支援;其次,創業者文化素質偏低,經營管理經驗匱乏;另外,資訊技術缺乏,投資盲目性大。

  針對這些問題,吉林黨委常委、延邊州委書記張安順開出藥方:針對返鄉創業人員出臺一系列扶持優惠政策,諸如明確了回鄉創業的小額擔保貸款、工商稅費減免、創業培訓、財政金融扶持等方面的政策,讓掌握了技術、積累了資金的返鄉務工人員在家鄉留得下、幹得好、創得開、掙得多。

  圖們市涼水鎮河西村的年輕人高原,便是這些政策的受益者。和許多懷揣夢想的創業者一樣,創業初期高原面對的第一個創業難題就是資金不足。“沒有資金就無法形成規模種植,更無法吸引客商。”高原説。了解到他的難處後,村黨支部為他介紹了圖們市扶持發展特色産業的相關政策,幫助他先後申請到“興邊富民”和“片區攻堅”資金53萬元,建成有機果蔬大棚12個、溫室1個,如今年收入已達十幾萬元。

  高原的創業成功是延邊州扶持返鄉創業者的一個縮影。延邊科創超聲波設備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創始人王洪軍告訴記者,他的企業能有今天的規模,全靠延吉市政府“保姆式”的服務。當初剛從日本回國創業時,除了對家鄉的一腔熱情外,他對國內的創業政策知之甚少。“無論是優惠扶持政策還是對企業運營方面的指導、産品認證等,我都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幫助,實在跑不明白的業務,工作人員還會親自帶我去省裏辦理。”王洪軍説。

  記者注意到,各縣市也為返鄉創業者們制定了相應的服務措施,比如延吉市在政務中心開設返鄉創業一條龍“綠色通道”;和龍市根據返鄉人員創業意向,組織相關部門專家“送學到府”;汪清縣邀請淘寶網講師開展電子商務培訓等。

  “返鄉創業”把根留住

  “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才是最關鍵的,如果人都走了,一切都是空談。”延邊州副秘書長趙敬國説,近年來,延邊著力整合資源,積極搭建服務平臺,從“建立聯繫指導服務機構”到“分類建立創業人才數據庫”,再到“完善返鄉創業服務平臺”,把返鄉創業引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建立‘161’政策服務體系”是延邊州完善返鄉創業服務平臺的一個重要設計體現。延邊州人才辦主任裴海濤説,所謂“161”,其實是建立返鄉創業人才庫、項目庫、專家庫、金融服務平臺、商務聯絡平臺、政策服務平臺和返鄉創業基金,形成州、縣、鄉三級聯繫服務工作體系,為外出務工返鄉創業人員提供政策諮詢、登記備案等服務。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很多延邊人選擇外出務工,是因為家鄉的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並且缺乏經濟來源。近年來,延邊州搶抓長吉圖開發開放、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西部大開發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扶貧開發等重大國家政策機遇,使一些貧困地區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條件得到改善,也留住了準備外出的人們。

  “這幾年明顯感到,延邊返鄉創業就業成了趨勢和潮流。”裴海濤告訴記者,外出打工月薪七八千元,在家門口上班月薪也有四五千元,扣除開支,實際上收入差不多。而在家能照顧老人小孩,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所引發的社會矛盾。

  “針對返鄉創業人員給予的優惠政策和貼心服務,讓不少外出務工人員紛紛選擇回到家鄉,積極投入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中。”張安順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