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8月M2保持13.3%高增長 實體與資本市場活力有保證

  • 發佈時間:2015-09-12 07:32:55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李婧暄 楊欣  責任編輯:胡愛善

  分析稱資本市場維穩資金並未大規模從銀行體系拆借

  中國8月新增人民幣貸款8096億元,略低於預期。但8月社會融資規模10800億元,M2貨幣供應同比為13.3%,均符合預期。

  分析認為,新增人民幣貸款回歸“常態”, 8月份維持資本市場信心的資金並沒有大規模地從銀行體系拆借;M1、M2增速離差縮小,企業經營性資金需求在8月有所上升,資金活力在逐漸提高。

  資金面企穩無疑利好資本市場。週五滬指震蕩後重新收復3200點,終結周線三連陰,全周上漲1.27%。不過,樂觀派認為A股即將迎來中期反彈行情,而謹慎派則認為本月將重復築底。投資者則最好適當做波段性操作。

  對樓市來説,M2數據好轉,説明後續的購買力依然比較可觀,而企業資金成本降低,房企後續拿地和投資等節奏有望加快。

  廣州日報訊 昨日,央行公佈數據顯示,中國8月新增人民幣貸款8096億元,預期8500億元,前值14800億元。8月社會融資規模10800億元,預期10000億元,前值7188億元。8月M2貨幣供應同比13.3%,預期13.3%,前值13.3%。

  對實體經濟支援有所恢復

  對此,匯豐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新增貸款符合市場預期。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大幅減少,印證上月該部門貸款激增是穩定股市臨時措施所致。家庭部門和企業部門貸款較上月溫和上漲,信貸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有所恢復。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博士認為,新增人民幣貸款回歸“常態”,新增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明顯下降。由此可見8月份維持資本市場信心的資金並沒有大規模地從銀行體系拆借;新增票據融資持續較多,企業中長期貸款低迷,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依然不足;社會融資規模“時點性”向上,同比增速保持穩定。

  屈宏斌認為,未來隨著房地産銷售回暖以及基建投資加快,信貸增長或將保持穩定。

  M1與M2增速離差縮小

  資金或在逐漸提高活力

  8月廣義貨幣增長13.3%,繼續保持了7月的高增長勢頭。民生證券宏觀分析師李奇霖認為,這可能與財政存款少增(財政支出力度增大)、債市活躍、企業債凈融資擴張及基建投資穩增長背景下信用派生加快有關。

  “M1與M2增速離差縮小,M1增速同比快速上升達9.3%,較7月提高2.7個百分點,有可能企業經營性資金需求在8月有所上升,資金活力在逐漸提高。” 陳冀告訴記者。

  流動性企穩

  影響之A股

  滬指本週上漲1.27%終結周線三連陰

  短暫反彈OR逐步走高:

  波段性操作較宜

  昨天三大股指以震蕩為主,滬指尾盤守住3200點整數關,創業板表現較強。兩市成交量全天不足5000億元,再創近期新低,資金凈流入277億元。本週兩市資金累計凈流入1038.6億元,與上周的凈流出3024.86億元相比,大幅逆轉。從總體看,大盤沒有擺脫震蕩局面。

  55億元主力資金

  近三日撤出“中小創”

  本週市場較強,尤其是前期超跌的小盤股,政策扶持的大數據板塊中的龍頭天璣科技漲超40%,而有政策預期的新疆板塊以及行業利好的迪士尼板塊也節節高升。

  但據證券時報數據中心統計,近三日滬指漲0.94%,A股成交金額較前三日增加5.11%,但“中小創”個股主力近三日資金凈流量共為-54.57億元,其中主力資金凈流入前列的個股是機器人啟明星辰、遠 望 谷,分別凈流入1.18億元、1.10億元、1.00億元;凈流出最多的個股為蘇寧雲商海康威視中超控股,分別凈流出10.43億元、2.96億元、2.41億元。

  要控制倉位攻守兼備

  重個股輕指數為上策

  經過近期連續平臺整理,目前市場人士對後市走勢頗有分歧。樂觀派認為A股即將迎來中期反彈行情,而謹慎派則認為重復築底或將成為九月份的主旋律。

  有市場人士認為,投資者當前可重個股輕指數,適宜在控制倉位的基礎上快進快出,適當做波段性操作,做到攻守兼備。

  廣州萬隆指出,對具有大股東護盤、政策利好刺激雙輪驅動類個股可大膽持有與逢低佈局,此類股成弱勢洗牌後新龍頭可能性大。具體來看,一是有股權質押且股價快跌到平倉線的個股,此類股大股東自救可能性大,如顧地科技暴跌後近期報復性反彈;二是具有政策利好、且有資金深度介入的板塊個股,如迪士尼板塊本週表現非常靚麗,錦江投資連續漲停;三是在大跌中有大股東鉅資大舉增持類個股,如新華百貨被上海寶銀增持後連續漲停;四是有並購重組、且資産置入靚麗的個股,如深信泰豐上海普天的強勢漲停。

  而有券商則提出要關注上海本地股,近期該板塊集體活躍,已經取代了七八月份的國企改革證金概念,成為目前弱勢行情中的第一大熱點。而在昨天午後指數跳水之際,該板塊再現近20隻漲停的超強狀態,帶動滬指快速拉升超30點並翻紅。

  技術派

  反彈在即PK弱勢震蕩

  樂觀派技術分析人士認為,8月18日以來,A股縮量調整,目前有基本企穩跡象。各項技術指標短期都在好轉,特別是滬指、深成指、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和創業板指數五大指數中線技術指標MACD開始全線金叉,預示著短線反彈在即。與此同時,MACD也伴隨著升起紅柱,這是一個明顯的多頭確認信號。

  但謹慎派技術人士則認為,這次MACD金叉處於0軸下方,且量能也是處於逐漸萎縮過程之中,預示著反彈或將是比較弱勢。也將預示著,對於強勢個股或將迎來較好的多頭行情,對於更多的弱勢個股來説,也可能就是企穩或小幅震蕩的行情而已。

  而月K線MACD總體還處於空頭市場中。DIFF和DEA繼續處於下降趨勢中,且在0軸上下附近。如果就此打住向上,那麼一波中線牛市大行情在即,否則就另當別論了。月K線圖MACD處於即將死叉趨勢,如果本月K線行情拉起,則技術指標尚可轉危為安,否則,下月行情難樂觀。

  基本面派

  配資離場下周長陽PK本月還要繼續磨底

  有券商稱,目前拖累指數下跌的因素幾乎消失,下周表現肯定會明顯好于本週。目前杠桿資金除了合規的兩融業務外,其他的幾乎已全部出局,剩下的資金對市場的影響有限;前期的下跌同時也有期指的做空因素的助跌,但目前管理層已連續修改期指的交易規則。

  目前大部分券商人士看法比較謹慎。9月10日,兩市融資餘額合計9841.95億元,減少30.82億元。融資餘額的下降表明近期部分獲利盤平倉、套牢盤逢反彈割肉離場。震蕩築底階段走勢難免上下波動,建議投資者輕倉操作謹慎持股。

  此外,下周再逢股指期貨交割周,目前貼水較少,期指交割對A股而言也許不會像之前一樣産生大幅波動,投資者不必盲目恐慌向市場施加拋壓。

  巨豐投顧認為:昨天是清理配資盤的最後期限,大幅做空現象或將一去不復返。但從場面看,市場並未因此走強,場外資金觀望情緒依舊濃厚,而場內資金交易冷清,兩市總體保持震蕩。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盤久必跌。因此,此處連續反彈並未大幅突破,預示短期還有反覆,不排除下周迎來回調洗盤走勢。因此,此處不宜再去追進,反而應逢高適當減倉。

  流動性企穩影響之樓市

  房企拿地和投資等節奏有望加快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最近包括M2在內的貨幣流動性指標的企穩態勢,對樓市肯定有積極意義。

  其認為,目前近期貨幣環境總體寬鬆,CPI、PPI走勢又顯示出通縮的壓力,這使得更多的流動性會涌入不動産等保值空間更大的領域,“此類數據背後也會使得商業銀行放款的節奏加快,將帶來市場成交量的上升”。

  但是,方圓地産首席分析師鄧浩志則認為,儘管M2已經趨穩並且上漲明顯,但流動性改善對於房地産市場的影響並非立竿見影,“M1的數據並未出現明顯好轉,説明整個實體經濟的貨幣流動性會有壓力,這表示短期內房地産市場仍有一定的壓力”。

  其表示,目前樓市在“金九銀十”的一開始就不算景氣,貨幣供應的流動性不足也是原因之一。而M2數據好轉明顯,説明後續的購買力依然比較可觀。

  而對於企業資金成本,嚴躍進認為,貨幣環境總體朝寬鬆化方向演進,這會帶來企業資金成本的降低。房企後續拿地和投資等節奏有望加快。鄧浩志則認為,房企融資受到貨幣數據的影響並不大,目前房企融資主要是看渠道方面。

  連結

  北京公積金二套首付降為20%

  這一政策暫未在廣州落地

  廣州日報訊 (記者潘彧)昨日,北京公積金管理中心宣佈,自9月14日起,公積金二套貸款政策,北京將對已有1套住房並已結清相應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含住房公積金政策性貼息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借款申請人,執行第二套住房貸款政策,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降至20%。

  不過,這一政策並未在廣州落地。“廣州二套房公積金暫時不可能從三成降至兩成。”滿堂紅高級市場經理周峰表示。

  貸款限額過低

  首付再降實際影響有限

  中原地産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9月上旬,北京二手房住宅簽約5390套,新建住宅簽約2444套,因為小長假影響,環比8月同期下調了4.8%,但相比2014年同比漲幅仍高達71.5%。不過,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2015年樓市復蘇的主要原因是2014年9月和2015年3月的信貸政策寬鬆,其間全國有上百個城市放寬了公積金政策其中包括信貸額度、降低貸款難度。而全國從2015年來,已有超過百個城市發佈了不同力度的公積金鬆綁政策,其中包括北京上海等有超過30個城市還提及了增加公積金貸款額度。整體看,全國層面的公積金政策刺激逐漸增加影響。

  不過,公積金首付的再次降低實際影響有限,“公積金各地都有最高限額,比如北京,最高限額僅120萬,這種情況下,首付20%不太可能實現。” 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

  周峰則表示,其公司今年前八個月,純公積金買家購買的物業套均價是129萬元/套,若兩成首付,再加公積金有上限,最多只能借80萬元,總價就是100萬元,“等於買不了房子,因此就算降到兩成,客戶都不一定願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