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彭文生:共用經濟是新的經濟增長點

  • 發佈時間:2015-09-12 03:10:19  來源:國際線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共用經濟有利於解決信用缺失問題,緩解人的“異化”問題,推動制度改革,提升經濟運作效率

  編者按:當前,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我們有必要從多維度認清當前中國經濟優劣勢,形成對中國經濟中長期走勢判斷的高度共識。同時,在穩住當前經濟增速的前提下,要看到中國人口結構、地區經濟差異性、個體經濟的活力性、消費市場龐大等方面的優勢,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

  ■彭文生

  近幾年中國經濟增長持續下行,穩增長將是“十三五”規劃期間的基本任務之一。在人口紅利消退,傳統增長模式難以為繼的情況下,新的增長動力是什麼?筆者認為,要發掘新的經濟增長點,共用經濟是值得關注的領域。

  在共用經濟模式下,人們租或者借一種商品和技能,而不是通過購買所有權來享受其提供的服務,閒置資源的使用率得以提高。共用經濟産權層面的特點是所有者暫時讓渡使用權以獲得收入的租賃經濟,但是這种經濟模式在網際網路時代以前沒有形成氣候。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大降低了租賃交易的資訊成本,減少了資訊不對稱,使原本不可能達成的租賃交易成為可能。

  共用經濟是技術進步的結果,並將首先顛覆性地影響傳統商業模式。就生産者而言,市場交易成本的降低導致傳統企業邊界收縮,帶來個體經濟的強勢回歸。對於消費者而言,交易成本的下降引發以買為主向以租為主的轉變,增加了消費者的福利。通過這種“自由人”的聯合,共用經濟給了供求雙方更自由的選擇,也自下而上推動著制度變革,提升了經濟運作的效率。

  共用經濟有利於解決信用缺失問題,提升經濟運作效率。共用經濟是過度依賴信用的經濟模式,沒有信用,難以想像一個消費者會放心地乘坐陌生人的車或者住到陌生人的家裏。從博弈的角度看,一次性博弈難以淘汰信用缺失的玩家,只有無限重復博弈才能暴露每個參與者的信用度,從而激勵整體信用水準的提升。共用經濟這種“提高誠信、有利自己”的正向激勵特點,將會通過在個體之間重建、新建信用關係,逐步在全社會形成信用意識,不斷提升整個社會誠信水準,平滑因信用缺失造成的經濟摩擦,最終促進市場經濟運作效率的提升。

  共用經濟可緩解人的“異化”問題,促進經濟和諧發展。社會化大生産極大地促進生産力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人的異化問題。流水線上高度緊張機械的作業方式,讓人“異化”為工具,引發了“富士康跳樓”等社會問題。相比正規就業,共用經濟在閒置時間使用限制資源賺取“閒錢”的特點,讓從業者比較自由地進入或退出社會生産過程,因個人對社會的依賴而導致的強制勞動和被迫勞動問題也隨之緩解。共用經濟增加了普通人的發言權,增強了勞動者對個人生活的掌控度與自由度,更符合經濟發展提高人的幸福感這一本質目的,有利於促進經濟和諧發展。

  共用經濟有利於推動制度改革,釋放經濟自由發展的活力。作為一種強制性力量,即便是不合理的制度也難以及時轉變或撤銷,將會嚴重抑制經濟活力。典型的是計程車行業。出於確保服務品質、緩解交通擁堵的考慮,計程車實行特許經營制度,但是巨大的尋租空間導致一線司機與計程車公司之間的矛盾重重。如今,以滴滴打車、嘀嗒拼車、Uber為代表的共用經濟正在迅速改變這種局面,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在疏解交通擁堵、提高服務品質方面展現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的巨大能量,對計程車特許經營制度正在構成最沉重打擊,有望促進這一制度的優化,釋放計程車行業的巨大活力。

  當然,共用經濟也面臨一些“成長的煩惱”。共用經濟作為“破壞式創新”,快速增長的同時也暴露了一些問題,例如在稅收和監管方面對傳統經濟構成不公平競爭、對勞動者缺乏“安全網”保障、對消費者利益保障機制不健全以及大數據壁壘可能導致新的行業壟斷等。不過,這些負面影響並非共用經濟的固有弊端,可以在成長中逐步得到解決。

  (作者係中信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