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尋問探診 習近平半年兩開藥方治東北經濟沉疴

  • 發佈時間:2015-08-07 13:29:37  來源:中央電視臺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GDP增長去年失速,今年上半年又倒數,東北這個曾經的“共和國長子”讓人“操碎了心”。在新常態下怎樣推動東北振興,一直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關心的問題。半年之內,他兩度“過問”東北經濟,甚至專門去東北調研座談,他的一系列深入淺出的重要論述,全面辯證地分析了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的得與失,為新一輪東北振興指明瞭前進方向。

  尋歷史:一場“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二人轉”

  瀋陽市鐵西區北一西路2公里內9條鐵軌,彰顯著這座重工業城市昔日的輝煌。

  東北是與新中國共同成長起來的經濟板塊,長期以來擔當著中國重要原材料、裝備製造、重化工業的生産基地,以獨有的優勢支撐和引領著中國工業化進程,被譽為“共和國長子”。

  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逐漸落後於東部沿海地區。從2003年到2012年,歷經10年振興後,東北經濟再現輝煌,國內生産總值翻了兩番多,年均增速達12.7%。但結構性問題凸顯,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投資一枝獨秀,對經濟貢獻率超過60%。財稅來源中,房地産一業獨大。

  這是一場“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二人轉”。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參加吉林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東北經濟存在的問題。

  問現狀:振興東北已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

  陳舊的樓房,淩亂的工地,以瀋陽為代表的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經濟,也正如鐵西區鐵路兩旁一般蕭索。

  2013年以來,東北地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去年GDP增長突然“失速”。為了遏制下滑勢頭,各地都出臺了扶持經濟發展的措施和意見,並拿出很多基礎設施投資項目,但是根本的問題並未解決。

  今年上半年,東北地區GDP增速又在全國倒數,遼寧2.6%,黑龍江5.1%,吉林6.1%,成為地方及中央最擔心的事情。曾經的經濟重鎮似乎在轉型中迷失了方向。

  繼李克強在吉林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後僅3個月,7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又在吉林調研並專門召開座談會強調,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國家要加大支援力度,東北地區要增強內生發展活力和動力,精準發力,紮實工作,加快振興發展。

  探病根:有“三期疊加”等全國原因,也有東北個性原因

  “東北的落後産能問題太嚴重,轉型是趨勢使然。”遼寧某大型國有企業負責人感慨。

  黑龍江省科技經濟顧問委員會主任陳永昌認為,東北去年的經濟下滑是結構性下滑,東北三省的落後有著體制共性,是計劃經濟時代舊體制、舊結構留下的後遺症。

  對於東北地區來説,體制問題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大政府、小市場,這也是計劃經濟的後遺症之一。東北最早進入計劃經濟,最晚退出,計劃經濟給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習近平認為,目前東北地區發展遇到新的困難和挑戰,這其中有全國“三期疊加”(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共性方面的原因,也有東北地區産業結構、體制機制等個性方面的原因。不過,他認為東北地區人口、資源、産業、人才、基礎設施、區位等支撐能力很強,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

  下診斷:不唱“二人轉”,做好“加減乘除”,破解體制障礙

  “政府搭把手,其餘交給市場。”瀋陽市鐵西區多數企業有著同樣的訴求。

  要想不再唱“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二人轉”,就要做好加減乘除。這就是習近平年初為新一輪東北振興開出的藥方:加法--投資、需求、創新,減法--淘汰落後産能,乘法--創新驅動,除法--市場化程度。

  “現在加法多,其他少,亟待補課。”習近平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東北經濟存在的問題。他強調,老工業基地支柱産業要通過創新實現優化升級、脫胎換骨,進行深入改革創新,實現適應經濟新常態的戰略性調整。

  在吉林考察座談時,習近平從體制機制、工業結構、創新、民生等幾個方面,為東北經濟“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指明瞭方向: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才是東北振興的治本之策,工業結構單一狀況改變得越快越主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