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上半年貨運數據堪憂:鐵路降幅大 港口吞吐低增長

  • 發佈時間:2015-07-10 19:31:49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方海平  責任編輯:陳娟娟

  鐵路貨運以及港口吞吐的數據歷來都是宏觀經濟的有效指標之一。然而,今年已經過去一半,這樣數據並不樂觀。從目前公佈的數據來看,鐵路貨運自2013年以來就一直在持續下降,到目前月降幅以擴大至10%;港口吞吐數據維持在負增長到2%低位增長之間。中港網分析師鄭平向網易財經稱,目前的需求依然不振,改革面臨著的內外部環境都不好,出口和消費無法提振,經濟形勢依然靠政府的投資在驅動。

  中國鐵路總公司公佈的上半年客貨運輸情況通報上,很罕見地沒有公佈今年上半年的鐵路貨運量。統計局公佈的今年前五個月的數據顯示,每個月鐵路貨運的當期降幅以及累計降幅均在9%以上,並且在持續擴大,5月當月的同比降幅已經達到11%,累計降幅達到9.8%,而自2013年進入與下滑通道以來,鐵路貨運的降幅就在不斷擴大,2014年上半年下降3.6%,至2014年底為4.7%。

  好的一面是,鐵路在零散貨物運輸上開始實現突破,據鐵總公佈的數據,上半年,全路零散貨物快運發送量達981萬噸,是去年同期的115倍;108個小品類批量白貨快運日均裝車1802車,同比增長36.6%。

  分析師向網易財經解釋稱,鐵路是以承運煤炭、鋼鐵、礦石等大宗貨物為主的,過去需求旺盛,這些貨連車皮都拿不到,這幾年需求疲弱,才開始做零散貨物的運輸,另外,鐵路貨運體制本身也在謀求市場化改革。但這類“白貨”在鐵路貨運體系中所佔比例非常小,上半年的比例還不足0.05%。

  港口數據同樣如此,在三月份也出現負增長,最近幾個月也只維持在2%左右的低增長。但是受益政府的穩增長政策,發改委批復了大量交通工程包項目,這些投資産生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鄭平向網易財經表示,中國正在進行的改革面臨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都不好。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出口和內需都無法起作用,出口産品也不再是以前的勞動密集型或高能耗的産品,“現在出口方面的目標,能保證出口企業不倒閉就不錯了”。

  而在內部消費上,鄭平認為,不能只看儲蓄,中國的社會保障體制太落後,房價、教育、醫療就已經透支了居民的收入,無法依靠其拉動經濟;因此最有效的渠道還是靠投資,“政府也很不希望用這個手段,但這些年來來回回折騰,結果還是只能通過投資驅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